[發明專利]梯級水庫群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的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78374.X | 申請日: | 2017-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804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仁坤;張元澤;李永紅;周建平;陳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E02B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吳中偉 |
| 地址: | 610072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梯級 水庫 群貝葉斯 風險 網絡 模型 構建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其公開了一種梯級水庫群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的構建方法,綜合考慮了梯級水庫群的風險傳遞因素,為梯級水庫群的風險分析和評估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不同壩型的梯級水電站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通過選取較高層級的網絡節點進行概化;b.設梯級水電站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上的入庫洪水和出庫洪水兩個節點為與相鄰上、下游梯級水電站之間的連接節點;c.以梯級水電站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為基本單元,根據梯級水庫間的組合形式,將上游水庫的出庫洪水節點與下游水庫的入庫洪水節點采用單箭線相連,形成梯級水庫群不同組成形式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具體涉及梯級水庫群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我國迎來水電建設的黃金時機,一大批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和投產運行。隨著大江大河干流的規模化梯級開發,流域梯級之間逐漸形成少則十幾座,多則幾十座基本連續、首尾銜接的梯級水庫群。
梯級水庫群中的水庫,其風險不僅在于單一梯級本身,任何一座梯級水庫的失事所引起的災害損失,都會在流域梯級系統中傳導、疊加和放大。流域梯級水庫群的安全風險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規范均是針對單一水庫、單個水工建筑物互不影響的單獨個體所做的規定,尚未將梯級水庫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風險分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梯級水庫群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的構建方法,綜合考慮了梯級水庫群的風險傳遞因素,為梯級水庫群的風險分析和評估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梯級水庫群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的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不同壩型的梯級水電站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通過選取較高層級的網絡節點進行概化,得到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
b.設梯級水電站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上的入庫洪水和出庫洪水兩個節點為與相鄰上、下游梯級水電站之間的連接節點;
c.以梯級水電站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為基本單元,根據梯級水庫間的組合形式,將上游水庫的出庫洪水節點與下游水庫的入庫洪水節點采用單箭線相連,形成梯級水庫群不同組成形式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
d.根據梯級水庫群中梯級水庫的個數和組成形式,以不同組成形式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為基礎,可以組合成更加復雜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
作為進一步優化,步驟a中,所述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能夠反應梯級水電站風險的一般特點。
作為進一步優化,步驟a中,所述概化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包括以下節點:
運行工況、入庫洪水、泄洪能力、滑坡涌浪、大壩質量、其它異常、大壩漫頂、大壩失事、出庫洪水;其中,按照層級關系,運行工況節點與泄洪能力、滑坡涌浪、大壩質量節點相連;入庫洪水、泄洪能力、滑坡涌浪節點與大壩漫頂節點相連;大壩質量、其它異常節點與大壩失事節點相連;大壩漫頂節點與大壩失事節點相連;大壩失事與出庫洪水節點相連。
作為進一步優化,步驟c中,所述梯級水庫間的組合形式,包括串聯形式、交匯形式及混合形式;相對應形成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為串聯形式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交匯形式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及混合形式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
作為進一步優化,如不考慮上下游梯級水庫間區間洪水的影響,可將不同形式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中上游梯級的出庫洪水節點略去,即由上游梯級的大壩失事節點直接連接下游梯級的入庫洪水節點構成新的貝葉斯風險網絡模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783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