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回轉式空氣預熱器密封結構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776205.2 | 申請日: | 201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5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楊;王宏武;井新經(jīng);周元祥;廖高良;王勇;林琳;周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西熱節(jié)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L15/00 | 分類號: | F23L15/00;F28F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43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轉 空氣 預熱器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節(jié)能環(huán)保領域,涉及一種回轉式空氣預熱器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空氣預熱器密封主要結構有:a)漏風控制系統(tǒng)(LCS);b)固定式密封;c)固定式雙密封;d)固定式三密封;e)彈片式密封;f)合頁彈簧式密封;g)彈性自適應密封;h)刷式密封技術;i)鉸鏈式密封;j)間隙自補償漏風控制系統(tǒng);k)疏導式密封;l)加壓密封技術。各種類型的密封形式主要結構特點和應用情況如下。
a)漏風控制系統(tǒng)
空氣預熱器漏風控制系統(tǒng)是最早由幾大鍋爐廠引進的阿爾斯通等技術,也是國內常見的一種密封方式。該密封的工作原理為利用傳感器自動定時監(jiān)測轉子的變形狀態(tài),傳感器信息傳遞給執(zhí)行機構后,執(zhí)行機構動作并根據(jù)反饋信息調整扇形板,從而使間隙達到最佳狀態(tài),降低漏風率。
該密封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實時了解空氣預熱器的間隙狀況,但在實際運行中存在間隙測量誤差、系統(tǒng)維護工作量大和跟蹤裝置易發(fā)生故障等缺點,(a)間隙測量誤差,目前常用的間隙測量傳感器主要有接觸式機械傳感器、非接觸式電渦流傳感器或聲波傳感器等,但由于空氣預熱器熱態(tài)運行時的溫度較高(滿負荷一般在400℃左右)。高溫下傳感器的可靠性較差,因此造成間隙測量存在一定誤差,扇形板部分工況不能準確跟蹤轉子的變形情況。(b)系統(tǒng)維護工作量大,間隙測量系統(tǒng)中測點較多,在高溫、高塵的環(huán)境下,傳感器易發(fā)生故障。此外,每次檢修時都需要對密封片、扇形板和傳感器進行檢修和更換,這也增加了整個系統(tǒng)維護的難度和檢修成本。(c)間隙自動跟蹤裝置易發(fā)生故障。
b)固定式密封
固定式密封的專利擁有者主要為英國Howden公司,其特點主要有:(a)空氣預熱器轉子豎直布置,中心驅動,徑向和軸向密封板不可調。(b)空氣預熱器徑向和軸向均為雙密封。(c)冷態(tài)間隙為預先計算結果。根據(jù)Howden的專利技術預先計算出熱態(tài)下密封片和扇形板、弧形板之間的膨脹間隙,冷態(tài)時將其預留好,熱態(tài)膨脹后即達到最佳的密封狀態(tài)。(d)空氣預熱器結構緊湊、維護工作量小,泄漏率較低。該技術的核心在于密封間隙的計算方法,該技術只被Howden公司所掌握,國內雖有部分公司對其密封形式進行模仿,但由于自己無法精確計算出冷態(tài)間隙設定值,因此效果較差。
VN密封雖然密封效果好,維護方便,但為了保證運行的安全性,對密封片厚度有一定要求,如果燃用煤質中灰分過高,密封片就會因為腐蝕和飛灰磨損需要更換,更換時必須由Howden公司進行,因此更換成本較高。另外,由于冷態(tài)間隙設定值只能按照滿負荷計算,在鍋爐負荷較低時,空氣預熱器的漏風率仍然較大。
c)固定式雙密封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的雙密封技術最早由美國ABB-API公司發(fā)明,目前已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該技術主要是將原有的24格倉改為48格倉,此時任意時刻扇形板下總有兩道密封片,可降低漏風壓差。
雙密封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運行維護得當時,能使空氣預熱器的漏風率長期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降低了檢修費用。但其存在加密格倉時,需要將全部換熱元件取出并對格倉進行改造,現(xiàn)場工作量大、投資高、改造工期長的缺點。此外,加寬扇形板會導致空氣預熱器流通面積減小,煙氣側及空氣側阻力增大,且扇形板、密封片易于磨損,空氣預熱器堵灰的可能增大。另外,與固定式密封一樣,冷態(tài)間隙設定值按照額定負荷設置,在鍋爐負荷較低時,空氣預熱器的漏風率仍然較大。
d)固定式三密封
三密封技術是在雙密封技術上的改進,其原理是將煙氣側和一次風側的扇形板加寬,以保證扇形板下總有三道密封片。由于加寬了扇形板的寬度,空氣預熱器的流通面積減少、流速增加,導致空氣預熱器的磨損和堵灰嚴重。采用三密封技術后,漏風率可以控制在4%-5%內;倉格數(shù)相同時,煙氣側阻力會上升約10%。使用三密封技術,蓄熱元件最好隨之改造,采用傳熱效率高的新型防堵灰蓄熱元件,這樣才能將三密封技術對空氣預熱器日常運行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另外,與固定式密封一樣,冷態(tài)間隙設定值按照額定負荷設置,在鍋爐負荷較低時,空氣預熱器的漏風率仍然較大。
e)彈片式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西熱節(jié)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西安西熱節(jié)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762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生物質燃料料斗下料裝置
- 下一篇:煤氣鍋爐自動燒爐控制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