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菌根真菌子實體及其在抗腫瘤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71284.8 | 申請日: | 201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9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胡惠萍;劉遠超;黃志勇;黃龍花;謝意珍;吳清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07 | 分類號: | A61K36/07;A61P35/00;A01G18/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弘邦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張釔斌 |
| 地址: | 51007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菌根 菌子 實體 及其 腫瘤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菌根真菌子實體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所述菌根真菌子實體為紫褶口蘑,所述紫褶口蘑為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口蘑科紫褶口蘑屬。本發明所述菌根真菌子實體,可通過組織分離法得到純培養菌種,然后將菌種的菌絲體進行發酵得到發酵液,最后對發酵液進行提取得到提取物,經過試驗,所得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抑制腫瘤細胞作用,因此,本發明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菌及其應用,尤其是一種自真菌界(Fungi)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傘菌綱(Agaric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紫褶口蘑屬的紫褶口蘑及其在抗腫瘤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惡性腫瘤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已經超過心腦血管疾病、成為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隨著自然生態的失衡和環境污染的加劇,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圍內呈現著上升趨勢。
大型真菌代謝產物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如具有抗腫瘤功效的真菌多糖、甾醇類、核苷類、萜類化合物、真菌蛋白等,現有報道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大型真菌有香菇(Lentinusedodes)、靈芝(Ganoderma spp)、茯苓(Poria cocos)、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雞油菌(Cantharellus spp)、珊瑚菌(Clavaria spp)、齒菌(Hydnum spp)、香蘑(Lepista nuda)、松茸(Tricholomamatsutake)、雙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墨汁鬼傘(Coprinus atramentarius)、滑菇(Pholiota nameko)、栓菌(Tremella spp)、灰樹花(Grifola frondosa)、樺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等多孔菌,這些大型真菌子實體或發酵液的提取物所具有的活性成分,已經開始被開發,特別是香菇多糖、靈芝多糖、靈芝三萜等功效顯著的化合物已經被明晰,因而從大型真菌中繼續尋找有新的作用機制和特殊化學結構的細胞藥物具有重大潛力,成為癌癥防治研究的一個新的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結合上述背景技術尋找一種新的具有抗腫瘤效果的菌根真菌子實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菌根真菌子實體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所述菌根真菌子實體為紫褶口蘑,所述紫褶口蘑為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口蘑科紫褶口蘑屬。
本發明中的菌根真菌子實體為紫褶口蘑,來自真菌界(Fungi)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傘菌綱(Agaric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紫褶口蘑屬。紫褶口蘑(Tricholosporum sp.)為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紫褶口蘑屬(Tricholosporum)的一個新物種,采自遼寧阜新三塔溝風景區內玉米地旁的腐殖層。子實體群生于闊葉林腐殖層上,常形成蘑菇圈,菌蓋平展,淡黃色至橙色,帶部分紫色,中部略凸起,菌蓋邊緣撕裂狀,有絨毛狀附屬物,并呈波浪狀,干燥時部分內卷,菌褶淡紫色,直生至彎生,不等長,褶緣近似鋸齒狀,菌柄圓柱形,下部稍粗,有絨毛狀附屬物,中下部顏色稍深,顏色近菌蓋,上部白色,菌柄實心,纖維質,菌肉白色。擔孢子十字型,6.1~6.5×5.5~5.9μm。
作為本發明所述菌根真菌子實體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子實體的rDNA-ITS序列為:
GGAAGGATCATTATTGAATGAACTTGGTCCAAGTTGTTGCTGGCTCCTTGG
AGCATATATGTGTGCACGCTTGGTACTCATTCTATTTACCCACCTGTGCACT
CTTTTGTAGAGCCCTGAGATATTTAGTTATTCAGGTGTTTCCTGAGTTGAA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712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