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變溫的柴油機調節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68102.1 | 申請日: | 2017-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38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修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如皋市明德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5/00 | 分類號: | F01M5/00;F01M1/18;F01M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變 柴油機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柴油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變溫的柴油機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柴油機中的機油直接從油底殼被吸入機油泵,由機油泵將吸入的機油轉化成具有一定壓力的壓力油,然后進入機油濾清器,經過機油濾清器過濾后即由機油濾清 器上的出油管裝配進入到機油熱交換器,最后進入到柴油機主油道,從而對柴油機的相應零部件進行潤滑、冷卻等,以保證柴油機可靠地持續工作。
但是,由于機油熱交換器的冷卻介質為從中冷器過來的冷卻水,當柴油機啟動或者低負荷運轉時,進入機油熱交換器的冷卻水的溫度較低,同時機油的溫度也較低, 因此,冷卻水不能將機油的溫度加熱到柴油機所需的適宜溫度,從而會造成因機油溫度低而導致的機油粘度高,這些溫度低且粘度高的機油無法進一步處理就直接進入柴 油機主油道,既影響了機油的流動性能,又使柴油機的潤滑狀況惡化。而當柴油機高負荷工作或者長時間工作時,機油的溫度較高,且進入機油熱交換器的冷卻水的溫度 也較高,因此,冷卻水不能將機油的溫度降下來,從而造成機油的粘度下降過快;這 些溫度高且粘度低的機油無法進一步處理就直接進入柴油機主油道,導致機油的承載 能力下降,也使柴油機的潤滑和冷卻狀況惡化,不利于柴油機可靠地持續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柴油機機油溫度調節系統,對進入柴油機主油道的機油的溫度進行自動調整,提高柴油機的工作可 靠性。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柴油機機油溫度調節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相通的機油泵、機油濾清器以及溫度自動調節器和機油熱交換器, 且所述溫度自動調節器、機油熱交換器還分別與柴油機主油道連接相通;當進入溫度自動調節器的機油溫度為設定的標準溫度時,所述溫度自動調節器與機油熱交換器進 口端之間的管路被溫度自動調節器截斷;當進入溫度自動調節器的機油溫度低于或者超出設定的標準溫度時,所述溫度自動調節器與機油熱交換器進口端之間的管路導通。
優選地,所述的溫度自動調節器主要由熱敏裝置、轉閥以及杠桿機構和安全彈簧組成,所述熱敏裝置設置在溫度自動調節器進口端,所述杠桿機構與轉閥活動連接, 所述安全彈簧設置在熱敏裝置與杠桿機構之間;且當進入溫度自動調節器的機油溫度為設定的標準溫度時,所述轉閥關閉溫度自動調節器上與機油熱交換器進口端連接的 冷卻口;當進入溫度自動調節器的機油溫度低于或者超出設定的標準溫度時,所述熱敏裝置控制杠桿機構動作,并驅動轉閥打開溫度自動調節器上與機油熱交換器進口端 連接的冷卻口。
優選地,所述機油濾清器出口端與溫度自動調節器及機油熱交換器入口端之間的連接管路是“S”形管路。
優選地,所述溫度自動調節器與柴油機主油道之間通過“U”形管路第二進油管裝 配連接相通。
優選地,所述機油濾清器底部與放油管裝配連接相通,所述放油管裝配上設置閥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溫度自動調節器可以根據進入溫度自動調節器的機油的實際溫度來自動調節溫度自動調節器與機油熱交換器進口端之間 連接管路的截斷或者導通,從而使得最終進入柴油機主油道的機油的溫度保持在合適的溫度范圍,保證了柴油機的工作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溫度自動調節器的內部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可變溫的柴油機調節裝置的構造圖。
圖中標記:1-機油泵,2-油底殼,3-機油濾清器,4-放油管裝配,5-出油管裝配, 6-溫度自動調節器,7-第一進油管裝配,8-第二進油管裝配,9-第三進油管裝配,10-機油熱交換器,11-殼體,12-熱敏裝置,13-轉閥,14-杠桿機構,15-安全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如皋市明德包裝有限公司,未經如皋市明德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681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合約操作碼覆蓋率計算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C編譯器自動化測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