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舊鋅錳電池-生物質吸附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65911.7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6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0 |
| 發明(設計)人: | 牛志睿;張少康;成東;劉相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延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4 | 分類號: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寧文濤 |
| 地址: | 716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舊 電池 生物 吸附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吸附劑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舊鋅錳電池- 生物質吸附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電池生產和消費最大的國家,據中國電池企業協會 2014年統計,僅堿性鋅錳電池的生產就達到了128億,就單位數量而言,這種價格低、壽命短、鋅錳元素富集的鋅錳電池是我國廢舊電池中的重要來源之一。傳統的廢電池處理方法,如火法冶金或濕法冶金,因成本高、二次污染、安全風險大和產品價值低等缺點,限制了在我國的推廣和應用。在2016年環保部新修訂的《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公告中明確提出,鼓勵廢電池全組分、高附加值利用的研發。因此,尋求綠色、安全、經濟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究,已成為廢舊鋅錳電池處理關注的焦點,也是其資源化應用的關鍵。
研究表明,廢舊堿性電池負極和正極的組分特征區分明顯,易于拆分分離,負極中主要含有ZnO和KOH,正極材料主要由C和鋅、錳氧化物摻雜體組成,在濕法冶金中,通常采取的是電池整體處理工藝,在浸提過程中負極材料勢必消耗大量強酸,增加酸浸提成本;此外,正極材料中Mn3O4、Mn2O3、MnO2和ZnMn2O4等物質難溶于酸,還需外加還原劑如H2O2、有機酸等,這無疑加大了溶釋成本;在生物浸提廢舊鋅錳電池中,同樣也面臨著堿性物質釋放帶來的危及浸提菌株生長和活性問題。可見,若對電極材料分離處置,進行針對性的回收,則可降低回收成本,進而實現電池材料全組分的高效利用,而廢電池電極材料中既含C又含鋅錳氧化物,若分離處置并用于碳吸附材料的制備,則可實現全組分資源化利用。
最近,在污泥基活性炭制備中發現,添加廢舊Zn-C電池材料可以顯著改善污泥炭的吸附性能,并在Plackett-Burman和響應面中心復合實驗中實現了摻雜最優惠的工藝參數:摻雜比10%、炭化溫度 350℃和炭化時間20min,制備的摻雜污泥炭的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積分別達到530.1mg/g和429.5m2/g;此外,研究還證實摻雜廢舊堿性鋅錳電池混合電極制備的改性污泥炭對Cd2+的吸附量比純污泥碳提升了50%,同時減少近40%活化劑ZnCl2的用量,表明堿性電池材料在制備碳吸附材料中具有顯著活化的作用。然而,現有的研究均是基于ZnCl2為主的活化方法,電池材料僅作為改性添加劑而使用,不能充分利用廢電池正、負極電極材料的不同特性,難以實現廢舊電池組分的高效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廢舊鋅錳電池-生物質吸附劑的制備方法,解決了常規吸附劑制備中大量消耗化學活化劑的問題,實現了廢舊電池、生物質固體廢物的資源化以及廢舊電池的全組分利用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廢舊鋅錳電池-生物質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負極材料及鹽酸用量確定:分別計算生成2mol/L~3mol/L 的ZnCl2所需的負極材料的質量與鹽酸的體積;
步驟2,去離子水、正極材料與生物質的稱取:按去離子水的質量與經步驟1稱取的負極材料質量為2~3:1來稱取去離子水,正極材料和生物質的總質量與去離子水和經步驟1稱取的鹽酸質量總和按固液比為1:4~5來稱取正極材料與生物質,將生物質粉碎后與正極材料混合為混合原料;
步驟3,一段活化:將經步驟1稱取的負極材料添加經步驟2稱取的去離子水進行10min~15min的恒溫水浴振蕩,得到混合溶液,在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添加經步驟2稱取的混合原料,進行2h~3h的浸漬活化,得到一段活化產物;
步驟4,兩段活化:將經步驟1量取的鹽酸添加到經步驟3得到的一段活化產物中,進行10h~12h的恒溫水浴振蕩活化,得到兩段活化產物;
步驟5,碳化:將經步驟4得到的兩段活化產物置于N2環境下進行碳化,得到碳化產物;
步驟6,將經步驟5得到的碳化產物用蒸餾水反復洗滌至pH為中性,然后置于烘箱中干燥,將干燥好的樣品充分碾磨,制備得到一種廢舊鋅錳電池-生物質吸附劑。
本發明的特點在于:
其中所述步驟1中的負極材料按測試的Zn的質量百分比含量 50%~60%進行折算;
其中所述步驟1與步驟4中的鹽酸的摩爾濃度為8mol/L~12mol/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延安大學,未經延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659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