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凝膠柱及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63310.2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8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蔣文曉;陳獻雄;柯躍斌;翟鵬;莊俊鈺;周芳梅;呂子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3 | 分類號: | G01N33/53;G01N33/5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徐春祺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曲霉 毒素 m1 檢測 凝膠 方法 | ||
1.一種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凝膠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柱以及設置在所述空心柱內的檢測層和質控層,所述空心柱上設有進口和出口,所述檢測層靠近所述進口,所述質控層靠近所述出口;
所述檢測層包括凝膠載體、偶聯在所述凝膠載體上的第一多克隆二抗以及結合在所述第一多克隆二抗上的黃曲霉毒素M1單克隆抗體,其中所述第一多克隆二抗為所述黃曲霉毒素M1單克隆抗體的抗體;
所述質控層包括凝膠載體、偶聯在所述凝膠載體上的第二多克隆二抗以及結合在所述第二多克隆二抗上的抗化學發光標記物抗體,其中所述第二多克隆二抗為所述抗化學發光標記物抗體的抗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凝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克隆二抗為羊抗鼠二抗,所述黃曲霉毒素M1單克隆抗體為鼠源的黃曲霉毒素M1單克隆抗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凝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克隆二抗為羊抗兔二抗,所述抗化學發光標記物抗體為兔源的抗HRP多克隆抗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凝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層和所述質控層之間具有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凝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載體為經溴化氰活化的瓊脂糖凝膠。
6.一種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待測樣品加入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檢測凝膠柱中;
向所述檢測凝膠柱中加入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以使所述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與所述待測樣品競爭性結合所述檢測層中的所述黃曲霉毒素M1單克隆抗體;
向所述檢測凝膠柱中加入顯色液,其中,所述顯色液能夠與化學發光標記物反應產生顏色變化;及
根據所述檢測層的顏色和所述質控層的顏色判斷所述待測樣品中是否含有黃曲霉毒素M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將所述檢測層的顏色與由黃曲霉毒素M1標準品建立的標準進行比較,獲得所述待測樣品中所述黃曲霉毒素M1的含量。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檢測凝膠柱中加入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的步驟中,所述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的濃度為320ng/mL~500ng/mL,所述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的加入量為所述檢測層的體積的1倍~3倍。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
將黃曲霉毒素M1與氨氧基乙酸半鹽酸鹽溶于混合液中反應,得到AFM1-CMO,其中,所述混合液中含有吡啶、甲醇和水,所述吡啶、所述甲醇和所述水的體積比為0.5~1.5:2~6:0.5~:1.5,所述AFM1-CMO表示氨氧基乙酸半鹽酸取代的黃曲霉毒素M1;
將所述AFM1-CMO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反后得到A液;
將化學發光標記物溶解在NaHCO3溶液得到B液;及
將所述B液滴加到所述A液中,反應后得到所述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黃曲霉毒素M1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發光標記物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為HRP標記的黃曲霉毒素M1酶標抗原,所述顯色液為TMB顯色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學,未經深圳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633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淺溝侵蝕輸沙能力的定量表達方法
- 下一篇:一種唾液檢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