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不溶高分子樹脂洗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62015.5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7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謝顯春;李永峰;呂玉山;周光華;楊羽茂;杜維密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22 | 分類號: | C08B3/22;C08B5/04;C08B5/14;C08B7/00;C08B9/00;C08B11/20;C08B13/00;C08B1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劉揚 |
| 地址: | 646003 四川省瀘州***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不溶 高分子 樹脂 洗滌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樹脂生產方法領域,尤其是一種水不溶高分子樹脂洗滌方法。
背景技術
在樹脂生產領域,經過高分子反應后的物料里含有大量的堿和鹽,因此在對樹脂產品洗滌時,需要過量的酸將其中的堿中和為易溶的鹽,更利于除去其中的金屬離子。但是,由于樹脂產品又必須在微堿性環境中儲存,且在酸性環境中長期儲存會出現酸化變質。因此酸洗后又需加堿中和。傳統工藝中是加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從而又一次帶入大量的金屬離子,使產品的灰分提高,為了使灰分指標合格又不得不用大量的清水多次漂洗。因此,傳統的洗滌方法效率較低,且洗滌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了漂洗次數,節省生產成本,且在洗滌過程中不會帶入多余的灰分的水不溶高分子樹脂洗滌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水不溶高分子樹脂洗滌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第一次洗滌:將造粒離心脫水后的物料投入一次洗滌釜中,加入水以及酸,密閉帶攪拌升溫并酸洗滌一段時間,然后出料離心脫水;
b、第二次洗滌:將第一次洗滌離心脫后的物料投入二次洗滌釜中,加入水以及酸,密閉帶攪拌升溫并酸洗滌一段時間,然后出料離心脫水;
c、第三次洗滌:第二次洗滌離心脫后的物料投入三次洗滌釜中,加入水,用非金屬堿或非金屬弱酸鹽將PH值調整至10以上,密閉帶攪拌升溫并進行第三次漂洗一段時間,然后出料離心脫水;
d、第四次洗滌:第三次洗滌離心脫后的物料投入四次洗滌釜中,加入水,密閉帶攪拌升溫并漂洗一段時間,然后出料離心脫水;
e、重復上述步驟e,直至產品的灰分指標合格;
f、將洗滌合格的物料進行下一步的烘干、粉碎、混同、包裝得到最終成品。
進一步的是,所述物料為待洗滌的天然纖維素衍生物樹脂。
進一步的是,步驟a中,造粒離心脫水后物料的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樹脂產品:30%-40%;水40%-70%;氯化鈉5%-15%;氫氧化鈉5%-15%。
進一步的是,步驟a中,所述酸為硝酸、鹽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種,其中,以氫離子計,酸的添加量為每千克樹脂產品添加氫離子1-6mol。
進一步的是,步驟a中,水的添加量為樹脂產品重量的8-17倍,溫度范圍為70-130℃,洗滌時間0.5-3小時。
進一步的是,步驟b中,所述酸為硝酸、鹽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種,其中,以氫離子計,酸的加量為每千克樹脂產品添加氫離子0-3mol。
進一步的是,步驟b中,水的添加量為樹脂產品重量的8-17倍,溫度范圍為70-130℃,洗滌時間0.5-3小時。
進一步的是,步驟c中,水的添加量為樹脂產品重量的8-17倍,溫度范圍為70-130℃,洗滌時間0.25-2小時。
進一步的是,步驟d中,水的添加量為樹脂產品重量的8-17倍,溫度范圍為70-130℃,洗滌時間0.25-2小時。
進一步的是,步驟e中,重復步驟e的次數為0-3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對洗滌工藝的優化,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工藝中洗滌次數多、灰分提高等等技術問題。由于創造性的采用了非金屬堿或非金屬弱酸鹽來代替傳統工藝中的氫氧化鈉來中和多余的酸,從而很好的滿足了產品各項指標,并最終實現了減少漂洗次數、節省生產成本、較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的目的。本方法最后得到的高分子樹脂灰分能達到0.1%以下、物料儲存穩定性好,烘干后的物料常溫密封儲存3年不變質。尤其適用于生產高品質水不溶高分子樹脂的洗滌工藝之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未經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620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