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大容量化工制藥用投料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761241.1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6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牧真;吳先媛;程德龍;郭德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君華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B01J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趙宇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容量 化工 制藥 投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自動計量投料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容量化工制藥用投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大多數(shù)化工制藥企業(yè)中,藥物的合成,普遍采用人工稱取反應所需的各種原材料,并將需要預處理的原材料進行人工預處理之后,再轉移至原料儲存釜,最后通過電機抽送至反應釜進行反應。該傳統(tǒng)工藝存在有如下缺陷:
1、操作過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計量不準確,對減水劑產品的綜合性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2、生產中的化學反應涉及部分具有腐蝕性的化學原材料,不利于操作員工的身體健康,并時常因為操作不當而引起生產環(huán)境污染;
3、工序較多,人工預處理原材料耗費時間較長,影響部分原材料的性能,促使藥品質量低下;
4、不可預期反應事故較多,經濟損失較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大容量化工制藥用投料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容量化工制藥用投料裝置,包括進料桶、計量容器、第二支柱和出料承接槽,所述進料桶的頂部設置有電機支撐臺,且電機支撐臺的頂部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通過傳動軸與進料桶內部的螺旋攪拌器傳動連接,所述進料桶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內部設置有旋轉開關,且旋轉開關通過傳動軸與出料口外部的第一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下部通過第一支柱與隔板的上部連接,所述進料桶的底部側壁與第二支柱連接,所述第二支柱的外部地面上設置有計量控制臺,所述隔板通過支柱在出料口對應位置處放置有出料承接槽,所述出料承接槽的末端分別設置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所述出料承接槽末端的上部設置有出料控制器,所述出料控制器的上部與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對應位置處分別設置有第四電磁鐵、第三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所述第四電磁鐵與第一出口之間設置有第一擋塊,所述第三電磁鐵與第二出口之間設置有第二擋塊,所述第二電磁鐵與第三出口之間設置有第三擋塊,所述出料承接槽末端的下部設置有計量容器,所述計量容器通過支柱與地面的重量感應器連接,所述計量容器的下部出口處的一邊通過圓孔轉動連接有擋板,且擋板的一端焊接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與計量容器底部側板對應位置處設置有第一電磁鐵。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出料承接槽的內部開設有3個不同寬度的槽,其中中間槽的寬度最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螺旋攪拌器的軸線與進料桶的軸線重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出料承接槽傾斜放置且與出料口對應的一端高度最高。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進料桶與第二支柱為一體式結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計量控制臺內部AVR中央控制處理器的輸出端與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出料控制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本發(fā)明中,首先,采用進料桶儲存化工原料,這種儲存方式能夠一次型儲存大量的的化工原料,對于可能產生的積壓現(xiàn)象,利用螺旋器對內部的化工原料進行攪拌,便于下落,這種組合結構提高了原料儲存的容量,并且保證了原料正常的輸送;其次,出料口的下部承接有出料承接槽,承接槽的內部開設有不同寬度的槽,并對應著不同的出口,每個出口都有出料控制器控制的擋塊,不同的出口有不同的精度,這樣能夠快速下料的同時,保證了出料的精度,提升了出料的效率;最后,計量容器由電磁鐵控制容器內的定量藥品分配,通過通斷電路,控制電磁鐵對配重塊的吸引和排斥,這種結構上簡單,反應迅速,提升了藥品分配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大容量化工制藥用投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出料承接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進料桶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1-隔板、2-第一支柱、3-第一電機、4-第二電機、5-電機支撐臺、6-螺旋攪拌器、7-進料桶、8-出料口、9-第二支柱、10-出料承接槽、11-出料控制器、12-計量容器、13-第一電磁鐵、14-配重塊、15-擋板、16-重量感應器、17-第二電磁鐵、18-第三電磁鐵、19-第四電磁鐵、20-第一擋塊、21-第一出口、22第二出口、23-第三出口、24-第二擋塊、25-第三擋塊、26-旋轉開關、27-計量控制臺。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君華睿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君華睿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612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