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曲面玻璃熱壓設備的選擇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60165.2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73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詹勝文;傅思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恩特貝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23/023 | 分類號: | C03B23/02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23866 廣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型 成型模具 玻璃熱壓 冷卻模組 曲面玻璃 熱壓模組 預熱模組 熱傳導 分階段加熱 分階段冷卻 分階段熱壓 流水線形式 玻璃產品 玻璃成型 平面玻璃 生產效率 細小裂紋 液冷通道 成型室 分階段 良品率 預熱 毛坯 出料 單片 減小 排布 熱壓 壓型 送入 | ||
1.一種3D曲面玻璃熱壓設備的選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曲面玻璃熱壓設備的選擇成型方法包括:
將放置有單片平面玻璃毛坯的3D曲面成型模具放入投料口平臺上,當感應裝置感應到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后,控制投料氣缸將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送入成型室;
當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進入成型室后,依次通過呈流水線形式排布的第一預熱模組、第二預熱模組、第三預熱模組、第四預熱模組、第五預熱模組、第六預熱模組以及第七預熱模組,以熱傳導的方式分階段加熱3D曲面成型模具;
當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預熱完成后,依次通過呈流水線形式排布的第一熱壓模組、第二熱壓模組、第三熱壓模組、第四熱壓模組以及第五熱壓模組,預先設定第一熱壓模組作為預熱機構對單片平面玻璃毛坯進行第八次預熱;第二熱壓模組為壓型機構將單片平面玻璃毛坯熱壓成型為3D曲面玻璃產品;
當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在完成壓型之后,依次通過呈流水線形式排布的第一冷卻模組以及第二冷卻模組以熱傳導的方式分階段冷卻3D曲面成型模具;
當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完成冷卻后,再通過液冷通道和氮冷隧道對成型后3D曲面玻璃產品進行輔助冷卻后,完成產品出料;
所述氮冷隧道設置于液冷通道背離成型腔一端,所述氮冷隧道在3D曲面成型模具的進口處和出口處分別設置有一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用于當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在所述氮冷隧道中進行冷卻降溫時對所述氮冷隧道進行密封;氮冷隧道外的氮冷隧道外殼上設置有一穿透孔,所述穿透孔用于穿過氮氣導入管道,所述氮氣導入管道用于連接氮氣源;所述氮冷隧道外的氮冷隧道外殼上還設置有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用于容納可循環流動的冷卻液,以對經過所述氮冷隧道外殼的氮氣進行冷卻;
所述氮冷隧道設置有推桿結構,所述推桿結構包括:第一驅動源、第二驅動源、氮冷隧道驅動桿、氮冷隧道轉動推桿及雙位推桿;所述第一驅動源設置于液冷通道外,用于推動所述第二驅動源、氮冷隧道驅動桿、氮冷隧道轉動推桿及雙位推桿移動一個行程位后復位;所述第二驅動源連接于第一驅動源,并設置于所述液冷通道外,用于帶動所述氮冷隧道驅動桿及氮冷隧道轉動推桿旋轉;所述氮冷隧道驅動桿驅動連接于所述第二驅動源,并貫穿所述液冷通道外殼設置;所述雙位推桿一端可轉動連接于氮冷隧道驅動桿,另一端懸空;所述氮冷隧道轉動推桿設置有若干個,若干個所述氮冷隧道轉動推桿皆固定連接于所述氮冷隧道驅動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曲面玻璃熱壓設備的選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熱壓模組、第二熱壓模組、第三熱壓模組、第四熱壓模組以及第五熱壓模組中,預先設定第一熱壓模組作為預熱機構、單片平面玻璃毛坯進行第八次預熱,第二熱壓模組為壓型機構、用于將單片平面玻璃毛坯熱壓成型為3D曲面玻璃產品,第三熱壓模組、第四熱壓模組以及第五熱壓模組設置為保壓冷卻機構、用于以熱傳導的方式分階段保壓冷卻3D曲面成型模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曲面玻璃熱壓設備的選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650度,輸出壓力為4-15kg;所述第二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700度,輸出壓力為4-15kg;所述第三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750度,輸出壓力為4-15kg;所述第四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800度,輸出壓力為4-15kg;所述第五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850度,輸出壓力為4-20kg;所述第六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900度,輸出壓力為4-20kg;所述第七預熱模組預熱溫度為950度,輸出壓力為4-20kg;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的預熱溫度依次從低到高逐漸進行平緩預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3D曲面玻璃熱壓設備的選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熱模組包括副氣缸、副上冷卻板、副上加熱板、副下加熱板和副下冷卻板,所述副氣缸垂直設置,副上冷卻板、副上加熱板、副下加熱板和副下冷卻板也均放置于所述成型室中,副上冷卻板連接在副氣缸的下端,副上加熱板連接在副上冷卻板之下;
當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進行預熱時,副上加熱板的底面用于與3D曲面成型模具的頂面相接觸,副下加熱板的頂面用于與3D曲面成型模具的底面相接觸,副下加熱板連接在副下冷卻板之上;所述第二預熱模組、第三預熱模組、第四預熱模組、第五預熱模組及第六預熱模組均采用與第一預熱模組相同的零件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恩特貝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東莞恩特貝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6016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