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科研大數據的建立方法及基于神經網絡算法的研究合作匹配撮合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59443.2 | 申請日: | 2017-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9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殷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青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1 | 分類號: | G06F16/21;G06F16/2458;G06F16/245;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匹配 物質材料 研究 三維數據建模 神經網絡算法 數據庫系統 不對稱性 測試能力 撮合系統 大數據庫 遞歸算法 工作開展 科技開發 科研合作 神經網絡 研究機構 研究設備 儀器測試 儀器設備 儀器裝備 用戶需要 共享 大數據 最優化 維度 研發 制備 解析 三維 采集 合作 維修 管理 技能 申請 科研 分析 開發 建設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大數據庫的建設及分析方法,該方法通過物質材料共享及管理、儀器設備維修及管理、儀器測試共享三個客觀維度采集各個研究部門及實驗室的相關數據。對各個研究機構或實驗室的儀器裝備使用及設計能力、研究及測試能力和物質材料制備能力進行精確定位及三維數據建模。當用戶需要特定研究設備技術及技能、或企業提出某項產品或技術需要時,數據庫系統將通過三維解析及神經網絡遞歸算法對相應需求進行匹配,為相關研究工作開展或產品的開發提供人力及資源的最優化匹配,實現研究合作及資源快速撮合。本方法可有效克服目前科技開發過程中的盲目性及信息不對稱性,提高科研合作效率,降低社會研發成本,促進產學研結合。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從研究部門及實驗室的儀器及裝置,物質材料制備能力,測試能力中抽取特征量和屬性信息,并利用所抽取信息建立科研大數據庫,通過神經網絡算法實施研究能力的數據化檢索并建立研究資源匹配撮合方法。
背景技術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都爭相加大了科技開發投入,國際經濟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科技產業的競爭。我國更是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前我國的社會研發投入絕大部分來源于政府公共財政開支及國有企業,存在著重復建設,產出效率低,與產業發展及市場銜接差等問題。同時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科技開發,技術及產業升級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如何實現科研資源的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克服目前科技研發過程中的盲目性及信息不對稱性,提高科研合作效率,降低社會研發成本,促進產學研結合,是目前科技創新及經濟運行中一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通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馬科斯·費爾遜1978年提出的共享經濟模式近年來發展欣欣向榮。共享經濟的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能夠實現實時有效的達成,實現了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過程。共享經濟的出現,打破了勞動者對商業組織的依附,他們可以直接向最終用戶提供服務或產品,不再需要傳統的中介機構;另一方面個體服務者雖然脫離商業組織,但為了更廣泛的接觸需求方,他們需要接入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平臺,意味著平臺的再中介化。
互聯網+共享經濟的模式在科技創新中的應用,將可極大的激活大量閑置沉淀科研資源及人力,大幅提高科研資源的利用效率及產出,滿足中小型企業需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科研資源整合及檢索匹配系統,由于科研過程所固有的復雜性及特殊性,個體在面對復雜多樣及海量的信息時,快速有效的匹配撮合是實現互聯網+共享經濟與技術開發相融合的先決條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發明設計了一種科研大數據的建設及分析方法,從科研產品、科研服務等客觀實體出發,對一個實驗室的研發能力進行解析及重構,將其分解為儀器及裝置的使用設計及開發,檢測及測試,物質材料的設計開發及制備三個基礎客觀維度,以進行整理分類及比較。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實驗室全方位數據的采集方法,通過儀器裝置維修及管理,檢測測試共享,物質材料共享及管理三個方面,分別建立儀器裝備使用設計數據庫,研究及測試數據庫,材料及制備能力數據庫,通過神經網絡算法建立。
本發明開發了一種對研究能力進行三維數據建模的方法,具體化科研能力這一抽象量綱,進一步實現對各個實驗室研究方向及研究能力的精確定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合符實際情況的科研資源檢索方法,客戶端可實現快速的可獲取的科研資源檢索。
本發明開發了一種主動式的科研資源匹配模式,通過對具體研究任務及需求進行三維解析,使用神經網絡算法主動匹配相關資源、人員及能力,實現科研資源最優化利用、高質量產出以及高效的科研資源、人力及知識共享。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互聯網知識共享經濟模式,以互聯網為紐帶,通過產品及服務為具化形式,實現知識和創新的貨幣化及價值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青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青普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94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獲取用戶需求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 下一篇:實例遷移的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