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57807.3 | 申請日: | 201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3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邢建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邢建強 |
| 主分類號: | G08G1/16 | 分類號: | G08G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3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c430 急轉彎 會車 提示 預警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智能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對文明駕駛和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視,人們不斷提高車輛駕駛的安全性和智能交通設施建設。其中我國山區公路地形復雜,路窄、彎道多、坡陡。車輛遇到彎道時,駕駛者對前方交通狀況缺乏足夠的了解,短暫的應變時間會使司機發生誤判從而導致交通事故。急轉彎地形導致事故的問題亟待解決。
交通領域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這一問題主要研究出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將彎道地形作為單獨研究單元,對彎道進行線形設計與優化設計,公路彎道道路線形與交通特性分析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途徑。第二種就是科學改善道路限速和交通安全設施,增強駕駛人安全駕駛意識及規范車輛上路合格檢測管理。雖然近些年我國交通管理部門和路政機關在彎道地形區域預先設立了多種多樣的提示標語與警示標志,但避免交通事故的效果還是不夠理想。
針對急轉彎、陡坡彎道等不利地形的交通安全問題,迫切需要采用智能化交通系統等先進技術對道路交通進行即時動態的偵測、警告、引導和管制,實現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保障駕駛人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其有效地解決急轉彎盲區道路會車的問題,增強急轉彎地形安全會車的可靠性,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包含設置在彎道一端入口的第一車輛地磁傳感器、第一電子顯示屏、第一控制器模塊、第一信號處理模塊、第一RF無線通信模塊、第一天線、第一置位/復位電路、第一電源模塊,以及設置在彎道另一端入口的第二車輛地磁傳感器、第二電子顯示屏、第二控制器模塊、第二信號處理模塊、第二RF無線通信模塊、第二天線、第二置位/復位電路、第二電源;
所述第一車輛地磁傳感器的輸出端經過第一信號處理模塊連接微控制器模塊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塊分別與第一電源模塊和第一電子顯示屏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第一RF無線通信模塊連接第一天線,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第一置位/復位電路連接第一車輛地磁傳感器的輸入端;
所述第二車輛地磁傳感器的輸出端經過第二信號處理模塊連接微控制器模塊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模塊分別與第二電源模塊和第二電子顯示屏連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第二RF無線通信模塊連接第二天線,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通過第二置位/復位電路連接第二車輛地磁傳感器的輸入端。
作為本發明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第一信號處理模塊和第二信號處理模塊均包含依次連接的放大電路模塊和A/D轉換模塊。
作為本發明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器模塊和第二控制器模塊均采用TI 的CC430F5137芯片。
作為本發明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第一RF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RF無線通信模塊的芯片型號均為CC110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源模塊第二電源模塊均包含依次連接的太陽能光板、充電電路、蓄電池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發明以TI MSP430MCU和CC1101低功耗多通道無線射頻內核的CC430F5137芯片為控制核心,由地磁傳感器檢測采集車輛信息,系統中的兩塊大面積電子顯示屏給出信息告知預警, 前方車況及時反饋到來向和去向的駕駛人員;
2、基于CC430的急轉彎會車提示預警系統從山路彎道會車的實際安全需求出發,提出基于地磁傳感器的車輛檢測方案,其不僅彌補了傳統警示標志預警的缺陷,并且為解決山區彎道安全問題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和研究基礎,滿足了偏遠地區低成本交通管理的需求,對于生產實踐、交通監控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參考價值;
3、采用太陽能供電,有效的節約了能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車輛、車輛地磁傳感器、電子顯示屏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系統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邢建強,未經邢建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78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