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滑動部件和使用其的制冷劑壓縮機、以及冷藏庫和空調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56268.1 | 申請日: | 2013-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73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石田貴規;川端淳太;福原弘之;久米佑一郎;二上義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B39/00 | 分類號: | F04B39/00;F04B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動 部件 使用 制冷劑 壓縮機 以及 冷藏庫 空調機 | ||
本發明的滑動部件,用于壓縮制冷劑的制冷劑壓縮機所具有的、貯存潤滑油的密閉容器內的滑動部。該滑動部件在母材的表面上形成有氧化覆膜。該氧化覆膜至少具有以下任意結構:(1)在母材是鐵系材料的情況下,是從最外側表面依次具有由Fe2O3構成的第一層、由Fe3O4構成的第二層和由FeO構成的第三層的三層結構;(2)具有高低差在0.01μm~0.1μm的范圍內的小的凹凸的致密的結構;或者(3)在母材是鐵系材料的情況下,是含有鐵氧化物并且硬度不同的三層結構。
本案是申請日為2013年2月15日、申請號為201380006292.3(國際申請號為PCT/JP2013/000852)的、發明名稱為“滑動部件和使用其的制冷劑壓縮機、以及冷藏庫和空調機”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藏庫、空調機等中使用的制冷劑壓縮機所具有的滑動部件和以使用該滑動部件的制冷劑壓縮機、冷藏庫以及空調機等為代表的具有使用上述制冷劑壓縮機的制冷循環的產品。
背景技術
近年來,從保護地球環境的觀點出發為了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高效率的制冷劑壓縮機的開發正在推進。作為實現制冷劑壓縮機的高效率化的方法,例如能夠舉出在制冷劑壓縮機所具有的滑動部中使作用于其滑動面的表面壓力降低、實現順暢的滑動的技術。
制冷劑壓縮機所具有的滑動部是通過多個滑動部件彼此經由滑動面組合而構成的。作為具體的滑動部,例如能夠舉出曲軸的主軸部與軸承部、活塞與缸筒(bore)、推力部與止推墊圈、活塞銷與連桿、曲軸的偏心軸與連桿等這樣的滑動部件的組合。
作為實現滑動部的順暢的滑動的技術,例如能夠舉出專利文獻1公開的密閉型壓縮機。該密閉型壓縮機在密閉箱內收納有電動機和壓縮機械,在構成該壓縮機械的滑動部的一個滑動部件上形成有磷酸錳類覆膜等磷酸鹽覆膜。該磷酸鹽覆膜是由多孔晶體構成的不溶性覆膜。
如圖14示意性地表示的那樣,滑動部由第一滑動部件31和第二滑動部件41構成,在第二滑動部件41的滑動面形成有由多孔晶體構成的不溶性的磷酸鹽覆膜20。舉出具體的例子,如果滑動部是由缸筒和活塞構成的結構,則缸筒是第一滑動部件31,活塞是第二滑動部件41。另外,如果滑動部是由曲軸的主軸部和軸承部構成的結構,則軸承部是第一滑動部件31,主軸部是第二滑動部件41。
像這樣如果在一個滑動部件上形成磷酸鹽覆膜20,則即使雙方的滑動部件是金屬制的,作為滑動面,也是第一滑動部件31的金屬面與第二滑動部件41的磷酸鹽覆膜20的面接觸。因此,在滑動面能夠有效地抑制金屬面彼此接觸的可能性。另外,由于磷酸鹽覆膜20是多孔晶體,所以還能夠在滑動面彼此之間提高潤滑油的保持性。其結果是,在滑動部實現順暢的滑動。
另外,專利文獻1中還記載有,由于能夠通過形成磷酸鹽覆膜20來消除滑動面的機械加工完成的加工面,所以能夠良好地進行構成滑動部的滑動部件彼此的初始磨合。
首先,對抑制磷酸鹽覆膜20形成的金屬面彼此的接觸進行說明。例如,如果滑動部是由缸筒和活塞構成的結構,則缸筒和活塞的間隔通常為了盡可能使泄漏損失小而非常狹窄。因此,由于缸筒和活塞的形狀、精度偏差等諸條件,缸筒與活塞的滑動面有可能部分性的相互接觸。這樣的部分的接觸容易在活塞到達上止點或者下止點而滑動速度變為零的情況下產生。如圖14所示,如果在活塞(第二滑動部件41)的滑動面形成磷酸鹽覆膜20,則金屬面不露出,所以能夠避免活塞的金屬面與缸筒的金屬面直接接觸。
接著,說明由磷酸鹽覆膜20帶來的潤滑油的保持性的提高。隨著壓縮機械所具有的曲軸的旋轉油泵發揮作用,由此潤滑油被供給到各滑動部,各滑動部被潤滑。在此,與上述同樣,如果滑動部是由缸筒和活塞構成的結構,則在圖14所示的滑動部利用活塞(第二滑動部件41)的表面的磷酸鹽覆膜20來保持潤滑油。被保持的潤滑油有助于缸筒和活塞的順暢的滑動,并且在缸筒和活塞之間起到密封的作用。
現有技術文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62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