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水體修復裝置及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54490.8 | 申請日: | 201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50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傅月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鑫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水體 修復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水體修復裝置,包括殼體、進水泵、出水泵、將殼體分隔成初濾區、次濾區、電絮凝區、生物反應區及出水區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進水泵與初濾區相連,初濾區上部設有格柵,格柵下方設有水力驅動機構,次濾區通過管路和抽水泵與初濾區底部相連,次濾區設有振動過濾機構,電絮凝區設有正負絮凝電極并與次濾區連通,生物反應區設有簾式生物膜組件并與電絮凝區連通,第四隔板頂部、底部與殼體之間設有上循環通道和下循環通道,出水泵通過出水管與出水區相連。本發明具有原位生態修復、模塊化組裝、無土建施工、處理效率高等特點。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生態水體修復方法,具有工藝步驟簡單,運行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體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生態水體修復裝置及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河道水處理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1)藥劑法,直接向污染河道水體中投加經過培育篩選的一種或多種微生物菌種和投加微生物促生劑。目前對于在污染水體中直接投加微生物菌種的生物修復技術爭議較多,焦點集中在使用菌種是否帶來環境安全性問題;(2)河道曝氣復氧,通過往污染嚴重的河道水體進行人工充氧,增加河道的自凈能力,改善水質,改善和恢復河道的生態環境;(3)人工浮島技術,即在河道、湖泊的水面上,構建能供動植物和微生物生長、棲息、繁衍的生物生態設施,浮島上植物的根可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目前常見的三大類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點:(1)藥劑法常見的問題是對低濃度的有機物不起作用,而且水中的懸浮物一直停留在水中,沒有處理,導致懸浮物積累;(2)河道曝氣復氧技術主要通過往水中充氧,提高氨化和硝化效果,將有機氨轉變為硝態氮,但是總氮依然停留在水中沒有去除;另外一個致命的缺點是河道里的水力條件不適合活性污泥生長,有氧氣無活性污泥,導致有機物的去除效率低;(3)人工浮島技術主要依靠水生生物利用降解污泥中的有機營養,但是對流動水體中的有機物和氨氮沒有降解能力,因此去除效果差,只能作為其他技術的補充和鞏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生態水體修復方法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具有原位生態修復、模塊化及成品化組裝、無土建施工、見效快,處理效率高等特點,懸浮有機物及氮磷元素去除效果好,特別適用于河網地區的河道水體修復的生態水體修復裝置。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生態水體修復方法,具有工藝步驟簡單,操作靈活,運行成本低等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鑫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鑫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44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