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54159.6 | 申請日: | 2017-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0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林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林君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門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機械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氣門的作用是專門負責向發動機內輸入空氣并排出燃燒后的廢氣。從發動機結構上,分為進氣門(intake valve)和排氣門(exhaust valve)。進氣門的作用是將空氣吸入發動機內,與燃料混合燃燒;排氣門的作用是將燃燒后的廢氣排出并散熱。
氣門是由氣門頭部和桿部組成。氣門頭部溫度很高(進氣門570~670K,排氣門1050~1200K),而且還承受氣體的壓力、氣門彈簧的作用力和傳動組件慣性力,其潤滑、冷卻條件差,要求氣門必須有一定強度、剛度、耐熱和耐磨性能。進氣門一般采用合金鋼(鉻鋼、鎳鉻鋼),排氣門采用耐熱合金(硅鉻鋼)。有時為了省耐熱合金,排氣門頭部用耐熱合金,而桿部用鉻鋼,然后將兩者焊接起來。
氣門頭部的形狀有平頂、球面頂和喇叭頂等。一般是使用平頂的。平頂氣門頭部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吸熱面積小、質量較小、進排氣門都可以使用。球面頂氣門適用于排氣門,其強度高、排氣阻力小、廢氣消除效果好,但其受熱面積大,質量和慣性大、加工復雜。喇叭型有一定的流線型,可減少進氣阻力,但其頭部受熱面積大,只適合進氣門。
現有的氣門在耐熱和耐磨性能方面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出的進氣門具有較好的耐熱和耐磨性能。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原料熔煉后鍛造成型,得排氣門毛坯;(2)矯直;(3)表面處理:在排氣門毛坯的端面進行納米化處理拋光后磨錐面;(4)對排氣門的末端堆焊合金處理;(5)回火處理;(6)氮化處理,(7)拋光處理后磨錐面。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8%-10%Cr,15-18%Mn,5-6%Ni,3-5%N,其余為鐵。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8%Cr,18%Mn,6%Ni,3%N,其余為鐵。
步驟(4)中,堆焊合金處理中的合金為鈦合金。
氮化溫度為360℃-54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將表面處理和末端堆焊合金處理技術結合,能夠有效提高進氣門耐磨性能和耐熱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原料熔煉后鍛造成型,得排氣門毛坯;(2)矯直;(3)表面處理:在排氣門毛坯的端面進行納米化處理拋光后磨錐面;(4)對排氣門的末端堆焊合金處理;(5)回火處理;(6)氮化處理,(7)拋光處理后磨錐面。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9%Cr,15%Mn,5%Ni,5%N,其余為鐵。
步驟(4)中,堆焊合金處理中的合金為鈦合金。
氮化溫度為360℃℃。
實施例2
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原料熔煉后鍛造成型,得排氣門毛坯;(2)矯直;(3)表面處理:在排氣門毛坯的端面進行納米化處理拋光后磨錐面;(4)對排氣門的末端堆焊合金處理;(5)回火處理;(6)氮化處理,(7)拋光處理后磨錐面。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8%Cr,18%Mn,6%Ni,3%N,其余為鐵。
步驟(4)中,堆焊合金處理中的合金為鈦合金。
氮化溫度為450℃。
實施例3
一種排氣門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原料熔煉后鍛造成型,得排氣門毛坯;(2)矯直;(3)表面處理:在排氣門毛坯的端面進行納米化處理拋光后磨錐面;(4)對排氣門的末端堆焊合金處理;(5)回火處理;(6)氮化處理,(7)拋光處理后磨錐面。
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10%Cr,16%Mn,5%Ni,5%N,其余為鐵。
步驟(4)中,堆焊合金處理中的合金為鈦合金。
氮化溫度為540℃。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林君,未經李林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415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