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長壽命化工反映結晶釜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751485.1 | 申請日: | 2017-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6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袁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云浮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9/00 | 分類號: | B01D9/00;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劉備 |
| 地址: | 5273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壽命 化工 反映 結晶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化工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長壽命化工反映結晶釜。
背景技術
結晶釜是物料混合反應后,夾層內需冷凍水或冷媒水急劇降溫的結晶設備,常規(guī)的結晶釜大多采用底部排料的方式,在結晶釜底部開設排料口,但這種排料方式會造成大量的原料滯留在釜體內,對釜體產(chǎn)生腐蝕、影響下次加工的產(chǎn)品質量,并且會對原料造成一定的浪費,有些原料在進行反應時需要提高溫度,在進行冷卻結晶時,通過夾層內的冷凍水、冷媒水進行降溫,很容易造成溫差過大,對釜體造成損壞。并且結晶釜在物料混合時需要使用電機進行攪拌,電機的控制多采用振蕩器或者方波發(fā)生器結合開關元件來實現(xiàn),雖然調節(jié)方便,但是容易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當電路中出現(xiàn)過電流情況時很容易使三極管、MOS管等開關元件燒毀。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長壽命化工反映結晶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長壽命化工反映結晶釜,包括電機、電機控制器、密封箱和釜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位于密封箱內,密封箱頂部設有翻轉門,所述釜體兩側分別設有轉動軸和固定軸,轉動軸和固定軸均與釜體為一體式結構,所述轉動軸另一端轉動安裝在密封箱側壁上,在固定軸另一端設有齒輪,齒輪與固定軸為一體鑄造形成,所述釜體底面呈碗裝,釜體主體呈上大下小的圓臺狀,在釜體頂部中央安裝有電機,釜體上部的側壁上安裝有電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與電機之間電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伸入釜體內部的旋轉桿,所述旋轉桿上設有攪拌葉片,在釜體頂部還開設有物料入口,物料入口位于翻轉門正下方;所述釜體前側面中下部設有出料管,出料管與釜體連接處設有閥門,在出料管頂部設有控制開關,控制開關用于控制閥門的開關,在密封箱底面上設有自動翻轉裝置,所述自動翻轉裝置包括固定在密封箱底面上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上設有水平方向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前端安裝有排齒板,所述排齒板上平面設有與齒輪相嚙合的排齒,排齒板底部與密封箱底面滑動連接;在密封箱側面外壁上設有交換箱,所述交換箱側面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在交換箱頂部設有與進風口相連接的進風管,所述進風管另一端從密封箱頂面伸入密封箱內部并連接有進風盤,在進風盤底部開設有多個通孔,在交換箱底部設有與出風口相連接的出風管,所述出風管另一端從密封箱底部伸入密封箱內部并連接有出風盤,在出風盤頂部開設有多個通孔,所述出風管上設有負壓風機,在密封箱側壁內嵌設有熱交換管,在密封箱側面上部和下部分別安裝有與熱交換管相連通的進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攪拌葉片由靠近釜體底部的圓弧段、圓弧段兩側的傾斜桿以及傾斜桿之間的水平桿組成,所述傾斜桿的傾斜角度與釜體側壁的傾斜角度相同,電機控制器包括方波發(fā)生器、開關控制電路和過流保護電路,所述方波發(fā)生器包括芯片IC1、電位器RP1、電阻R1、電阻R3和電容C1,開關控制電路包括電阻R4和MOS管Q1,過流保護電路包括電阻R6、二極管D2、三極管V1和雙向晶閘管Q2;所述電阻R1的一端連接電容C3、電阻R3、芯片IC1的引腳4、芯片IC1的引腳8和電源U1,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電位器RP1的一個固定端,電位器RP1的滑動端連接二極管D1的陽極和芯片IC1的引腳7,電位器RP1的另一個固定端連接電阻R3,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1、二極管D1的陰極、芯片IC1的引腳2和芯片IC1的引腳6,電容C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2、電容C3的另一端、電容C4、電阻R6、電阻R7、芯片IC1的引腳1和地,芯片IC1的引腳3連接電阻R4,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模式Q1的柵極,MOS管Q1的漏極連接二極管D3的陽極、電機M和雙向晶閘管Q2的一個主電極,MOS管Q1的源極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二極管D2的陽極和雙向晶閘管Q2的另一個主電極,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電容C4的另一端和電阻R5,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三極管V1的基極,三極管V的發(fā)射極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和雙向晶閘管Q1的控制極。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齒輪呈1/3圓盤狀。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熱交換管為螺旋管道。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IC1的型號為NE555。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極管D1的型號為IN4001。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極管V1的型號為9013,MOS管Q1的型號為TM45N20。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雙向晶閘管Q2的型號為KP20-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云浮研究院,未經(jīng)華南理工大學云浮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514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