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紅外感應的自動卷筆刀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48891.2 | 申請日: | 2017-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50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何雨潔;錢斌;胡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43L23/08 | 分類號: | B43L23/08;B43L23/02;B43L2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紅外 感應 自動 卷筆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紅外感應的自動卷筆刀裝置,屬于智能文具領域。
背景技術
卷筆刀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僅僅需要用到更多的鉛筆,而且對削鉛筆花費的時間以及削出鉛筆的美觀程度與耐用性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場上的卷筆刀分為兩種:手動卷筆刀和自動卷筆刀。手動卷筆刀使用麻煩,且如若削鉛筆時力度沒控制好,會使鉛筆損壞;而自動卷筆刀雖節省了削鉛筆的時間,但削出的筆尖太尖會造成書寫不方便,筆尖易折斷等問題,其次,刀片對鉛筆芯的切削量太大,易造成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紅外感應的自動卷筆刀裝置,以用于提高卷筆刀的智能化程度。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紅外感應的自動卷筆刀裝置,包括殼體9,位于殼體內的電源模塊1、卷筆刀模塊2、紅外接收器4-1、紅外發射器4-2、微電機5、筆屑盒6、送筆裝置7和筆孔8,位于殼體9外側的開關3;
所述開關3控制電源模塊1對紅外接收器4-1、紅外發射器4-2、微電機5供電,微電機5正轉帶動送筆裝置7轉動,送筆裝置7轉動帶動通過筆孔8插入送筆裝置7內的筆轉動,送筆裝置7內轉動的筆通過卷筆刀模塊2進行削筆動作,紅外接收器4-1和紅外發射器4-2構成的紅外感應裝置檢測到筆尖信號從而控制微電機5反轉,微電機5反轉帶動送筆裝置7將削好的筆彈出。
所述紅外感應裝置用于檢測筆尖信號,紅外接收器4-1將檢測的信號傳至單片機模塊,通過單片機模塊控制微電機5反轉。
所述微電機5與送筆裝置7之間通過齒輪連接實現微電機5轉動帶動送筆裝置7轉動。
所述筆屑盒6為抽拉盒。
所述抽拉盒沿殼體9內側的滑道進行抽拉。
還包括刀片控制裝置10;通過刀片控制裝置10調節卷筆刀模塊2內的削筆刀片的傾斜角度。
所述卷筆刀模塊2包括外殼和削筆刀片,削筆刀片與外殼通過轉軸連接,轉軸與刀片控制裝置10通過螺紋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將鉛筆放入該裝置中,能自動完成削鉛筆的功能,并自動彈出鉛筆;其次引入紅外感應裝置,提高了卷筆刀的智能化程度及鉛筆的利用率。在卷筆刀模塊外部加入刀片控制裝置,能根據需求調節刀具的傾斜度,從而調節鉛筆的粗細,使用更加人性化,可廣泛應用于辦公與學習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1-電源模塊,2-卷筆刀模塊,3-開關,4-1-紅外接收器,4-2-紅外發射器,5-微電機,6-筆屑盒,7-送筆裝置,8-筆孔,9-殼體,10-刀片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內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圍。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基于紅外感應的自動卷筆刀裝置,包括殼體9,位于殼體內的電源模塊1、卷筆刀模塊2、紅外接收器4-1、紅外發射器4-2、微電機5、筆屑盒6、送筆裝置7和筆孔8,位于殼體9外側的開關3;
所述開關3控制電源模塊1對紅外接收器4-1、紅外發射器4-2、微電機5供電,微電機5正轉帶動送筆裝置7轉動,送筆裝置7轉動帶動通過筆孔8插入送筆裝置7內的筆轉動,送筆裝置7內轉動的筆通過卷筆刀模塊2進行削筆動作,紅外接收器4-1和紅外發射器4-2構成的紅外感應裝置檢測到筆尖信號從而控制微電機5反轉,微電機5反轉帶動送筆裝置7將削好的筆彈出。
進一步地,可以設置,所述紅外感應裝置用于檢測筆尖信號,紅外接收器4-1將檢測的信號傳至單片機模塊,通過單片機模塊控制微電機5反轉。
進一步地,可以設置,所述微電機5與送筆裝置7之間通過齒輪連接實現微電機5轉動帶動送筆裝置7轉動。
進一步地,可以設置,所述筆屑盒6為抽拉盒。
進一步地,可以設置,所述抽拉盒沿殼體9內側的滑道進行抽拉。
進一步地,還可以包括刀片控制裝置10;通過刀片控制裝置10調節卷筆刀模塊2內的削筆刀片的傾斜角度。
進一步地,可以設置,所述卷筆刀模塊2包括外殼和削筆刀片,削筆刀片與外殼通過轉軸連接,轉軸與刀片控制裝置10通過螺紋連接(刀片控制裝置10如螺桿,從殼體9穿入后通過螺紋與轉軸連接)。
本發明的使用過程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488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