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票據識別的自動化測試及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44296.1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6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肖欣庭;牛小明;唐軍;張茗;池明輝;周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D7/20 | 分類號: | G07D7/2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51213 | 代理人: | 秦華云,劉渝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票據 識別 自動化 測試 評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文自動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票據識別的自動化測試 及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圖文自動檢測技術領域的各種識別系統(如身份證識別、指紋識別、票據 識別等),作為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領域、計算機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的交叉領 域的一個應用,是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也是實際的生活需求。票據識別作為 眾多識別系統中的一種,由于其需求大、應用范圍廣,更是得到廣泛的研究。
分析票據識別系統從開發到產品化應用的成型過程,可以發現,票據識別 系統識別效果的測試在票據識別系統應用的迭代升級中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因此針對這一問題(目前國內暫無對票據識別系統識別效果的測試自動化處 理),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化測試票據識別系統識別效果的方法,可有效減少 人力物力,加快票據識別系統產品的迭代升級。
所謂測試票據識別系統的識別效果,主要是指測試票據識別系統針對票據 中的字符字段是否識別正確,一般的定額發票有如下內容,有發票名稱:四川 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綿陽分公司通用定額發票,發票代碼:15107158F003,發票 號碼:00004523…..等多個字段,其中每個具體的字段的內容由多個字符組成, 如發票號碼這個字段由00004523共8個字符組成,其余字段依此類推。測試票 據識別系統的識別效果,就是看業務方所需的票據上的字段(通常由業務方提 供一個所需字段的模板供識別系統使用,這一模板包含了業務方所需的各個票 據字段)及其字符是否識別正確,正確率有多高。
傳統的做法是人工肉眼比對各個字段及字符是否正確,不但耗費大量人力 物力,而且主觀性較強,容易出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票據識別的自 動化測試及評價方法,可以有效減少人力物力,加快了票據識別系統產品的迭 代升級。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票據識別的自動化測試及評價方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A、對票據測試集T中的票據根據業務方需求制作票據比對模板M;并根 據業務方需求識別的字段,將所需要的字段錄入xml文件;
B、依次取票據測試集T中的票據進入票據識別系統進行識別,并獲得各測 試票據的識別結果,將識別結果寫入xml文件中;
C、計算字段識別率和字符識別率:假定單個票據比對模板M中共有Nw個 字段,第i個字段共有Nic個字符,通過字符及字段匹配算法得到票據識別系統 識別后的結果,共有Nwr個字段識別正確,第i個字段共有Nicr個字符識別正確, 則可通過以下四個公式計算票據識別系統的字段識別率Pw和字符識別率Pc:
D、將步驟C的結果與票據比對模板M進行對比識別,將有差異的字段結 果輸出至文本文件。
本發明較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明可以有效減少人力物力,加快了票據識別系統產品的迭代升級;本 發明能夠在僅制作一次模板的前提條件下,運用計算機自動化實現票據識別系 統的測試及評估,大大縮短了票據識別系統應用產品化所需的時間,節約出人 力物力,且具有計算結果速度快,客觀性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票據識別的自動化測試及評價方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A、對票據測試集T中的票據根據業務方需求制作票據比對模板M;并根 據業務方需求識別的字段,將所需要的字段錄入xml文件;
B、依次取票據測試集T中的票據進入票據識別系統進行識別,并獲得各測 試票據的識別結果,將識別結果寫入xml文件中;
C、計算字段識別率和字符識別率:假定單個票據比對模板M中共有Nw個 字段,第i個字段共有Nic個字符,通過字符及字段匹配算法得到票據識別系統 識別后的結果,共有Nwr個字段識別正確,第i個字段共有Nicr個字符識別正確, 則可通過以下四個公式計算票據識別系統的字段識別率Pw和字符識別率P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442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