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方便使用的建筑施工除塵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743087.5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1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陸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中辰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郭曉鳳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便 使用 建筑 施工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方便使用的建筑施工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是人們用土、石、木、鋼、玻璃、蘆葦、塑料、冰塊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構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獲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間”,是人們?yōu)榱藵M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guī)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chuàng)造的人工環(huán)境,建筑施工現(xiàn)場存在很多的灰塵,特別是在室內結構的二次施工和裝修階段,為了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操作,需要使用除塵裝置對灰塵進行處理,而現(xiàn)有的除塵裝置無法有效的進行除塵,而且也無法對過濾網上的灰塵進行清理,從而在長時間的使用后會影響除塵的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使用的建筑施工除塵裝置,具備可有效進行除塵,而且可有效對過濾網上灰塵進行清理的優(yōu)點,解決了無法有效進行除塵,也無法對過濾網上灰塵進行清理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方便使用的建筑施工除塵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左側的頂部連通有連通管,所述箱體內腔的底部設置有水箱;
所述連通管內腔底部的左側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內部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連通管內腔頂部的左側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內部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過濾網的頂部開設有與卡塊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塊與卡槽卡接,所述連接桿的表面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卡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遠離卡塊的一端與第二凹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遠離卡塊的一端貫穿連通管并延伸至連通管的外部固定連接有拉板,所述連通管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風機,所述箱體右側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口通過管道與水箱連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通有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左側貫穿箱體并延伸至箱體的內部連通有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的底部連通有第一噴頭,所述第一連接管的頂部連通有伸縮管,所述伸縮管遠離第一連接管的一端連通有第二噴頭。
優(yōu)選的,所述連通管左側的底部開設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與第一凹槽連通,所述第一凹槽內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頂部與過濾網的底部接觸。
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內腔表面的軸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三支撐板,所述第三支撐板的表面開設有通孔,所述第三支撐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活性炭過濾層。
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內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位于第三支撐板的底部。
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有滾輪。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通過設置連通管和風機,達到將灰塵吸入箱體的效果,通過過濾網,達到對雜質過濾的效果,通過第一凹槽,達到放置過濾網的效果,通過卡塊和卡槽,達到對過濾網固定的效果,通過水泵,達到給第一噴頭和第二噴頭提供水源的效果,通過第一噴頭和第二噴頭,可將灰塵打濕,方便進行處理,該除塵裝置可有效進行除塵,而且可有對過濾網上的灰塵進行清理,保障了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2、本發(fā)明通過第三凹槽,方便過濾網卡入第一凹槽內,避免過濾網出現(xiàn)無法拆卸和安裝的狀況,通過第二彈簧和第二支撐板,達到對過濾網支撐的效果,避免過濾網出現(xiàn)掉落的狀況,通過第一支撐板,達到對風機支撐的效果,避免風機出現(xiàn)無法固定的狀況,通過第三支撐板,達到對活性炭過濾層支撐的效果,通過通孔,方便水流入水箱內,避免造成資源浪費,通過斜板,方便水流入水箱內,避免出現(xiàn)泄露的狀況,通過伸縮管,方便第二噴頭進行移動,避免第二噴頭出現(xiàn)無法移動的狀況,通過支撐腿和滾輪,方便工作人員移動該裝置,避免出現(xiàn)無法移動的狀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A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中:1箱體、2連通管、3水箱、4第一凹槽、5過濾網、6第二凹槽、7連接桿、8卡塊、9卡槽、10第一彈簧、11拉板、12第一支撐板、13風機、14水泵、15第一連接管、16第二連接管、17第一噴頭、18伸縮管、19第二噴頭、20第三凹槽、21第二彈簧、22第二支撐板、23第三支撐板、24通孔、25活性炭過濾層、26斜板、27支撐腿、28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中辰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湖州中辰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4308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