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柴燒窯爐以及燒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40280.3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07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金文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泉后宋瓷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3/34 | 分類號: | C04B33/34;F27D1/18;F27D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賀 |
| 地址: | 32371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一窯兩燒 青瓷 燒窯 以及 燒制 方法 | ||
1.一種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采用柴燒窯爐,該柴燒窯爐包括窯體(1),窯體(1)上安裝有煙囪(2),所述窯體(1)內部被分隔成燒柴室(3)、置于燒柴室(3)側部的主窯室(4)、置于主窯室(4)側部的附加式窯室(5),其中燒柴室(3)底部開有與主窯室(4)相通的出焰口(6),主窯室(4)與附加式窯室(5)之間通過煙道過渡帶(7)連接;所述煙囪(2)安裝在附加式窯室(5)上且與附加式窯室(5)相通;所述窯體(1)上開有與燒柴室(3)對應的投柴口(8)、與主窯室(4)對應的第一窯門(9)、與附加式窯室(5)對應的第二窯門(10);
①將原料進行超微化處理,將粉末、混合溶液混合,并在15-600MPa壓力下,壓成所需形狀,青瓷生坯成型;
②將成型的生坯放入窯爐的主窯室(4)內,添火加柴,火焰根據窯爐的燒柴室(3)的內部特殊設置從底部排出,充分利用燃燒薪柴時所產生的木灰打至生坯表面,并將溫度控制在1200 ~ 1350℃,完成素燒;
③將完成素燒的生坯取出,對部分素燒后的生坯進行精細打磨,然后對生坯進行施釉;
④完成施釉后,這部分生坯被放至附加式窯室(5)內,添火加柴,火焰從主窯室(4)引至附加式窯室(5)內,并將溫度控制在950~ 1050℃,完成釉燒;
⑤完成釉燒后,熄火然后出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窯體(1)內設有實現分隔的兩道隔離墻(11),隔離墻(11)之間設有實現封閉頂部的拱形墻(12),其中出焰口(6)置于用于分隔燒柴室(3)與主窯室(4)的所述隔離墻(11)底部,煙道過渡帶(7)置于用于分隔主窯室(4)與附加式窯室(5)的所述隔離墻(11)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窯體(1)以及用于將窯體(1)分隔成燒柴室(3)、主窯室(4)、附加式窯室(5)的分隔墻(11)、煙囪(2)均通過若干塊磚塊(13)堆疊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煙囪(2)的整體高度為4m-5.5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煙囪(2)的整體高度為4.8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投柴口(8)置于窯體(1)的側面下端處,其中投柴口(8)兩側設有開于窯體(1)內且上下分布的第一進氣孔(14),置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進氣孔(14)的長度短于置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進氣孔(14)的長度,置于下方的所述第一進氣孔(14)的長度為燒柴室(3)橫向長度的一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窯體(1)的后端面上開有與燒柴室(3)、主窯室(4)、附加式窯室(5)相通的第二進氣孔(1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窯體(1)外的各個邊角處包有包邊(1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一窯兩燒的青瓷燒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包邊(16)為金屬材質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泉后宋瓷業有限公司,未經龍泉后宋瓷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4028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