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耐熱混凝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38239.2 | 申請日: | 2017-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72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敏;徐國賓;黃金榮;賴澤成;謝剛;林美;張琨健;徐秀華;劉洪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8/14;C04B14/2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曉琴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強 耐熱 混凝土 | ||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強耐熱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水泥30~40份,不銹鋼電爐渣110~140份,硅灰3~4份,無鉛低熔點玻璃粉1~3份。針對目前耐火混凝土存在抗壓強度及殘余強度低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溫后殘余抗折強度高的高強耐熱混凝土,通過摻入無鉛低熔點玻璃粉作為摻合料、不銹鋼電爐渣作為骨料,配制出具有高殘余強度的高強耐熱混凝土。本發明工藝簡單,性能優異,易于推廣應用,具備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發明可顯著提高耐熱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殘余強度,本發明工藝簡單,性能優異,易于推廣應用,具備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強耐熱混凝土。
背景技術
耐熱混凝土是一種能長期承受高溫作用(200℃以上),并在高溫作用下保持所需的物理力學性能的特種混凝土。耐熱混凝土主要用于工業窯爐基礎、外殼、煙囪及原子能壓力容器等處,長時間承受高溫作用外,還會承受加熱冷卻的反復溫度變化作。普通的傳統混凝土是由水泥構成的膠凝材料,砂、石作為骨料,加入摻合料、外加劑等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在環境溫度超過300℃后,其強度急劇下降,這是由于水泥石中的水化產物在高溫下分解脫水,晶格結構遭到破緣故。當溫度達到600~800℃時,含有石英巖與石灰巖的集料會急劇膨脹并產生化學分解,也使混凝土強度顯著降低。所以普凝土的正常使用溫度不應超過250℃。因此,普通混凝土是不能滿足這些工程使用要求的,而必須采用耐熱混凝土。
目前耐高溫混凝土通常采用水泥或水玻璃作為膠凝材料,采用碎鎂磚、燒結鎂砂、耐火碎磚、黏土熟料等為骨料,該種混凝土雖然能耐800的高溫,但一般強度較低,通常低于C20;同時耐火碎磚塊、碎鎂磚等為粗骨料孔隙率大、吸水性強,如加大用水量,也會降低其強度。另外目前耐熱混凝土普遍高溫后殘余抗折強度都不高,一般200~500℃范圍時大約在設計強度等級的50~70%左右,500~900℃范圍時大約在設計強度等級的35~45%左右,不利于其耐久性能。因此目前耐高溫混凝土在使用時還存在許多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耐火混凝土存在抗壓強度及殘余強度低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溫后殘余抗折強度高的高強耐熱混凝土,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的高強耐熱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水泥30~40份,不銹鋼電爐渣110~140份,硅灰3~4份,無鉛低熔點玻璃粉1~3份。
其中水泥為42.5或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
所述不銹鋼電爐渣為電爐煉鋼過程中的副產品,其顆粒粒徑0.075~5mm,其中0.63m累計篩余60~70%之間。
所述硅灰的比表面積為20~28m2/g,其中細度小于1μ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徑在0.1~0.3μm。
所述低熔點玻璃粉的細度在1μm~10μm之間,熔點為400~700℃。
所述耐熱混凝土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水15-20份。
0.075~5mm的不銹鋼電爐渣作為細骨料形成骨架,1μm~10μm低熔點玻璃粉與更細的硅灰以及稍粗的水泥組成級配良好的粉料,級配良好的粉料填充細骨料組成的骨架中間,形成致密的混合料,在改善流動性的同時減少用水量,提高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382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