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標識的網絡移動路由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32893.2 | 申請日: | 2017-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29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延志偉;耿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
| 主分類號: | H04W40/02 | 分類號: | H04W40/02;H04W4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標識 網絡 移動 路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標識的網絡移動路由方法。本方法為:1)當一攜帶MNN的移動路由器連接到移動子網NEMO時,該NEMO連接的移動路由器逐級將其覆蓋范圍內所有節點的路由標識設置為與該節點直接相連的移動路由器;NEMO連接的根移動路由器為nMR;2)nMR所在接入交換路由器nASR將nMR作為MNN的路由標識的映射消息通告給nASR所屬管理域內的映射服務器IDMS更新標識映射關系;3)IDMS向MNN的原接入交換路由器oASR發送一映射通告消息,并且oASR向與MNN通信的對端節點CN發送一標識通告消息,使CN的接入交換路由器將該對端節點CN的數據包發送到MNN。本發明提高了子網移動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標識的網絡移動路由方法,屬于網絡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用戶和各種移動設備(如蜂窩電話、PDA和便攜電腦等)的迅猛增加,對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任何方式”的移動互聯網接入需求正在變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基本保障。為了實現移動和泛在的計算環境,基礎網絡的當前研究趨勢集中在實現全IP的移動互聯網,旨在以從移動用戶到接入點的IP部署來緊密結合因特網和電信網。而移動性管理,特別是其中的切換管理是全IP移動互聯網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問題,成為下一代IP網絡以及新型網絡架構的研究重點。
一體化網絡與普適服務體系不同于傳統的OSI七層模型和互聯網TCP/IP模型,它將網絡、業務和用戶看作一個整體,把網絡分為“網通層”和“服務層”兩大部分。網通層由虛擬接入子網和虛擬骨干子網構成,引入接入標識(Access Identifier,AID)、路由標識(Route Identifier,RID)及其分離映射機制,將身份與位置進行分離,為數據、語音、視頻等業務提供一體化的網絡通信平臺,實現基于網絡的安全認證,移動性支持等功能。服務層采用唯一的標識對各種業務、網絡資源和用戶進行識別,負責各種業務的會話、控制和管理等。在接入網,多元化的接入技術甚至可以使用不同的協議棧和不同的身份表達方式;在骨干網,又分為交換路由層面和管理層面,前者負責數據包路由,后者對網內終端進行位置管理、認證。交換路由層面包括接入交換路由器(Access Switch Router,ASR)和廣義交換路由器(General Switch Router,GSR)等交換路由設備;管理層面包括映射服務器(IDentifier Mapping Server,IDMS)和認證中心(Authentication Center,AC)等管理組件。這種架構不僅適應未來互聯網對于高可擴展性以及強安全性的要求,而且對于移動性支持也具有天然的適應性。然而在一體化網絡中如何支持整個網絡的移動,從而避免嵌套的包頭的額外開銷及冗余路由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作為一體化網絡最重要的兩個功能實體之一,IDMS負責保存各類型終端的身份、位置映射信息,是整個位置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存儲實體。ASR是位置管理系統的另外一個重要實體,它除了負責發起位置查詢過程之外,還要保存一部分終端的位置信息,作為本地的緩存,以提高查詢的效率。ASR根據其維護的兩張映射表,按照圖1流程進行數據轉發,ASR上維護的標識映射關系包括下面兩個部分:
1)本地用戶映射表
本地用戶映射表中保存當前接入本路由器的終端映射信息,ASR為每個新接入的終端分配一個可用的RID,之后將其添加至本地用戶表,對數據包路由時使用。
2)對端用戶映射表
在ASR為終端建立好一次通信連接之后,會將CN的映射信息保存在對端用戶映射表中,這樣能夠高效地對后續的數據包進行路由操作。另外,為了支持終端移動后能夠向CN的ASR及時進行標識映射關系的更新,需要更快的找到當前正在與本地移動終端通信的CN所在ASR的路由標識,所以將這些信息也添加到對端用戶存儲表中。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標識的網絡移動路由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未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328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納米晶燒結剛玉磨粒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除氟凈水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