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極刺激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氯苯類有機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27704.2 | 申請日: | 2017-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26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謝婧婧;宋天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C1/10 | 分類號: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陰極 微生物降解 陽極 土壤 氯苯類有機物 電極刺激 有機污染土壤 刺激生物 生物降解 土壤表層 土壤修復 原位修復 生物炭 電極 可用 氯苯 污染 微生物 修復 應用 管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極刺激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氯苯類有機物的方法,將陰極置于被污染的土壤表層,陽極置于被污染的土壤中,負載有微生物的生物炭添加到陰極和陽極之間的土壤中,陰極和陽極之間通過導線相聯,進行土壤修復。本發明通過電極來刺激生物炭上的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氯苯,從而有效提高生物降解速率;該方法具有修復效果好、費用低、易于管理、可用于有機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壤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機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氯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有機化工、塑料、染料、香料、醫藥和農藥等行業,同時氯苯具有較強的毒性。隨著工業廢水的排放,我國一些主要土壤和水中均有氯苯的檢出,研究發現,氯苯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貧血癥和高鐵血紅蛋白癥,還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和致癌,因其具有強毒性、難降解性等特點已列入我國68種環境優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單中,由于其被廣泛使用于諸多行業,使之成為這些搬遷化工企業遺留場地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這類污染場地的修復成為研究重點。
目前國內外對以氯苯類為主要污染物的場地修復技術,主要通過化學修復技術、物理修復技術以及生物修復技術?;瘜W修復技術是通過氧化劑的強氧化性破壞氯苯等有機物的化學鍵,使其轉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的物質。物理修復主要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污染介質及其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使有機污染物從污染介質揮發或分離的過程。生物修復則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將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吸收或富集的過程。其中化學修復和物理修復技術具有修復效果好、反應速度快的優點,但修復成本較高,而生物降解技術雖成本低,但修復時間長,需要通過其他方法以提高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速率,以獲得高效廉價的方法用于氯苯類土壤污染的修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活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電極刺激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氯苯類有機物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極刺激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氯苯類有機物的方法,將陰極置于被污染的土壤表層,陽極置于被污染的土壤中,負載有微生物的生物炭添加到陰極和陽極之間的土壤中,陰極和陽極之間通過導線相聯,進行土壤修復。
其中,所述的陰極和陽極材料為碳氈或不銹鋼網。
其中,所述的被污染的土壤為被氯苯類有機物污染的土壤。
其中,所述的被污染的土壤,其中氯苯含量為100~400mg/Kg。
其中,所述的負載有微生物的生物炭按照如下步驟制備得到:
(1)將秸稈烘干、粉碎后,在600~800℃下恒溫缺氧加熱2~4h,冷卻到室溫,用鹽酸浸泡,再用蒸餾水洗至中性,最后烘干、研磨、過篩得到生物炭;
(2)將步驟(1)得到的生物炭和微生物菌懸液混合振蕩,然后將混合物與海藻酸鈉水溶液混勻,將混合液滴入到氯化鈣水溶液中,硬化后,將固定化生物炭用紗布過濾,無菌水清洗,即得。
步驟(1)中,所述的烘干溫度為80℃;所述的鹽酸濃度為0.1M,浸泡時間為24h;所述的過篩為過100目篩。
步驟(2)中,所述的微生物為希瓦氏菌Shewanella ATCC 700550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39018兩者的混合物,優選按細胞量之比為1∶1混合;微生物菌懸液的細胞含量為1x106cell/ml,生物炭和微生物菌懸液按質量比為1∶5~20混合。
步驟(2)中,振蕩條件為200rpm下,振蕩2~4h;所述的海藻酸鈉水溶液濃度為1~6wt%;混合物與海藻酸鈉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2~6;所述的氯化鈣水溶液濃度為1~4wt%;硬化時間為6~12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277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