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增韌ABS泡沫塑料的低成本膨脹微球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27337.6 | 申請日: | 2017-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18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昝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科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55/02 | 分類號: | C08L55/02;C08L53/02;C08J9/32;C08J9/16;C08J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abs 泡沫塑料 低成本 膨脹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增韌ABS泡沫塑料的低成本膨脹微球及制備方法,通過層鋪的簡便方法,使得發泡劑被包覆在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的薄膜內,進一步通過研磨,并使用少量的軟化劑,使邊界融合,最終形成由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包覆發泡劑的膨脹微球。其制備方法簡單,為低成本獲取膨脹微球開辟了新的技術途徑。顯著的優勢是應用于ABS的發泡,通過發泡劑的發泡,不但形成穩定的泡孔,而且通過發泡劑的分散使得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均勻分散于ABS的泡沫體系中,達到良好的增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泡塑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增韌ABS泡沫塑料的低成本膨脹微球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一種由聚丁二烯橡膠與單體苯乙烯和丙烯睛接枝而成的共聚物,其具有抗沖擊性、耐低溫性、絕緣性能優良,表面光澤性良好,容易涂裝著色等優點,主要應用于機械、汽車、建材和電子、電器工業中,是一種用途極廣的熱塑性工程塑料。
SBS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是是SBCs中產量最大(占70%以上)、成本最低、應用較廣的一個品種,是以苯乙烯、丁二烯為單體的三嵌段共聚物,兼有塑料和橡膠的特性,被稱為“第三代合成橡膠”。與丁苯橡膠相似,SBS可以和水、弱酸、堿等接觸,具有優良的拉伸強度,表面摩擦系數大,低溫性能好,電性能優良,加工性能好等特性,成為目前消費量最大的熱塑性彈性體。
微孔發泡材料在保持以上優良性能的同時,又具有表觀密度低、輕質并且結構堅韌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機械、汽車、電子電器、儀器儀表、紡織和建筑等工業領域,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工程塑料。發泡材料的性能,無論力學的、熱學的、電學的或是熱力學的,與發泡材料的表觀密度、泡孔平均直徑、泡孔尺寸分布、泡孔密度等參數緊密相關。
目前可用于制備塑料微孔發泡材料的方法常用的是化學法,但 ABS 的加工溫度較高,這就使得 ABS 微孔發泡材料的制備不同程度上存在操作復雜,成本高、微孔結構形貌難以控制等問題。目前 ABS 微孔發泡材料的開發難度較大,特別是國內尚未形成相關的核心技術,同時關于 ABS 微孔發泡的工藝主要集中于間歇釜壓發泡、模壓發泡和物理發泡注塑工藝,而關于化學發泡注塑工藝的應用較少。間歇釜壓法和模壓法雖然控制參數少,比較容易控制泡孔尺寸,易于分析加工過程對結構與性能的影響,但其制備周期長,效率低,僅適用于理論研究。物理發泡注塑工藝的設備復雜,投資較大,制造成本高,操作工藝復雜。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ABS 難以發泡以及發泡韌性差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增韌ABS泡沫塑料的低成本膨脹微球及制備方法,其顯著的特點是制作簡單,成本低,可在ABS中大量添加使用,不但對ABS具有優異的發泡特性,而且隨著發泡將SBS 均勻分散于ABS泡沫體內,從而增加泡沫的韌性和強度。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增韌ABS泡沫塑料的低成本膨脹微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具體制備方法如下:
1)將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用軟化劑軟化,形成粘流態;
2)在步驟1)得到的軟化得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進行加熱至50-80℃,并涂覆為薄膜層;
3)在步驟2)形成薄膜層的表面均勻鋪撒一層發泡劑層,再涂覆一層如步驟2)所形成的薄膜層;如此使發泡劑層與涂覆的包膜層多層重疊,形成由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薄膜包覆發泡劑層的結構;
4)迅速冷卻,固化并輔助軟化劑在微濕潤狀態下研磨,使得破碎的邊界軟化進一步包覆發泡劑,包覆得到以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包覆發泡劑的膨脹微球。
進一步地,步驟1)所述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為 SBS、 SEBS、 SIS、 SEPS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地,步驟1)、步驟4)所述軟化劑為環烷基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科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合肥科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273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