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光效的TFT-LCD背光顯示驅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19697.1 | 申請日: | 201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275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旭;傅希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4 | 分類號: | G09G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光效 tft lcd 背光 顯示 驅動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光效的TFT?LCD背光顯示驅動方法,提升了TFT?LCD的光效,對于高色域低亮度和高對比度應用中避免了傳統方法提升有效功率的做法,不僅提高了光效,而且達到了節能目的,與傳統方法相比,光效提高25%以上。包括以下步驟:a.將LED燈中的熒光粉采用具有余暉性能的紅色熒光粉和綠色熒光粉配合,所述熒光粉的熒光壽命滿足最高亮度至1/e時的余輝時長;b.采用PWM方法驅動所述LED燈;其中,采用PWM方法驅動所述LED燈的時間與具有余暉性能的所述紅色熒光粉或者綠色熒光粉的熒光壽命之和≥TFT?LCD顯示屏上每一個像素點持續亮暗狀態的維持時間;同時,在無源狀態下,所述PWM方法的占空比時間≤所述紅色熒光粉或者綠色熒光粉中最短的熒光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照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光效的TFT-LCD背光顯示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光電子技術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之一,是繼微電子技術之后迅猛發展的又一高新技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隨著能源危機和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嚴重,節能已經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話題,人們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新的節能方式。
LED光源與傳統光源相比較,具有如下的優點:超長壽命,可達幾萬小時,傳統光源一般為幾千小時;結構堅固,沒有鎢絲、玻殼等容易損壞的部件,具有極高的抗震性能;響應速度快,光通上升時間短;對點燈線路要求低,易實現調光和智能控制;耐開關沖擊,適用于頻繁開關場合;高效節能,現有光效已經超過白熾燈,理論光效可達200lm/W;不含汞、鉛等有害物質,沒有污染,綠色環保。
電視和電子畫面顯示作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伴隨技術的不斷更新,其節能減耗的目標一直沒有改變,而LED的出現,給予顯示行業又一次的技術進步革新帶來機會,在短暫的時間內,以LED作為背光源技術在液晶電視、手機及其他顯示裝置上已經迅速取代了其他類技術,成為市場的主流。
近年來,各種平板顯示技術飛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平板顯示的時代。目前TFT-LCD技術已經發展成熟,是平板顯示設備的主流。為了保持液晶顯示器原有的輕、薄等特性,背光模組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提高LCD面板亮度和發光效率,提升顯示畫面的黑白對比度及更多色彩還原程度是液晶顯示的技術進步需求,除不斷地改進LCD本身特性外,其背光光源效率也是最重要因素。提升LED的利用效率,增強背光源的白光彩色豐富程度是LED必須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目前高色域顯示上,采用半波寬更窄的熒光材料,包括熒光粉粉或量子點粉,是解決色彩還原,即提升色域水平的主要方法,而此時的系統發光效率會明顯降低,對于高性能顯示需要提高的高動態對比度-HDR特性來講是矛盾的,目前普遍采用動態高電流驅動來解決問題,造成的反作用就是迅速提升驅動功率和降低了LED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光效的TFT-LCD背光顯示驅動方法,提升了TFT-LCD的光效,對于高色域低亮度和高對比度應用中避免了傳統方法提升有效功率的做法,不僅提高了光效,而且達到了節能目的,與傳統方法相比,光效提高25%以上。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光效的TFT-LCD背光顯示驅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LED燈中的熒光粉采用具有余暉性能的紅色熒光粉和綠色熒光粉配合,所述熒光粉的熒光壽命滿足最高亮度至1/e時的余輝時長;
b.采用PWM方法驅動所述LED燈;
其中,采用PWM方法驅動所述LED燈的時間與具有余暉性能的所述紅色熒光粉或者綠色熒光粉的熒光壽命之和≥TFT-LCD顯示屏上每一個像素點持續亮暗狀態的維持時間;同時,在無源狀態下,所述PWM方法的占空比時間≤所述紅色熒光粉或者綠色熒光粉中最短的熒光壽命。
進一步地,步驟a中,所述綠色熒光粉為共摻雜Dy的氮氧化物和硅鋁酸鹽,其激活劑主要是Eu,所述綠色熒光粉產生的綠光波長為520-54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196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