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線通訊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18906.0 | 申請日: | 2017-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52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童靜;陳立楠;王朝;李海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曼瑞德舒適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H03K19/0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線 通訊 電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單線通訊電路,包括數據發送電路;數據發送電路包括電平轉換模塊和推挽輸出模塊;電平轉換模塊用于接收第一輸入端的輸入信號和控制端的控制信號,根據控制信號對輸入信號進行電平轉換,并將電平轉換后的信號傳輸至推挽輸出模塊;推挽輸出模塊用于接收電平轉換后的信號并傳輸至輸出端,推挽輸出模塊包括推挽相聯的第三晶體管和第四晶體管。本發明提供的單線通訊電路驅動能力強、傳輸距離長、波特率高且抗干擾能力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線通訊電路。
背景技術
由于二線制和三線制通訊方式使設備之間的接線方式復雜,且成本較高,單線通訊方式越來越成為主流。現有的單線通訊電路采用單個三極管電阻上拉方式輸出,驅動能力弱、傳輸距離短、波特率低且抗干擾能力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單線通訊電路,用以解決現有的單線通訊電路驅動能力弱、傳輸距離短、波特率低以及抗干擾能力弱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單線通訊電路,包括數據發送電路;所述數據發送電路包括電平轉換模塊和推挽輸出模塊;所述電平轉換模塊用于接收第一輸入端的輸入信號和控制端的控制信號,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對所述輸入信號進行電平轉換,并將電平轉換后的信號傳輸至推挽輸出模塊;所述推挽輸出模塊用于接收所述電平轉換后的信號并傳輸至輸出端,推挽輸出模塊包括推挽相聯的第三晶體管和第四晶體管。
優選地,所述第三晶體管為PNP型晶體管,所述第四晶體管為NPN型晶體管。
優選地,所述推挽輸出模塊還包括第七電阻;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發射極連接至第二電源電壓,集電極與所述第七電阻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集電極與所述第七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三晶體管的基極和所述第四晶體管的基極接收所述電平轉換后的信號。
優選地,所述推挽輸出模塊還包括二極管和第八電阻;所述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四晶體管的發射極相連,陰極與所述第四晶體管的集電極相連;所述第八電阻的一端接所述二極管的陰極,另一端接輸出端。
優選地,所述電平轉換模塊包括第一電阻至第六電阻、第一晶體管以及第二晶體管;所述第一晶體管和所述第二晶體管為NPN型晶體管;第一電阻的一端連接至第一輸入端,另一端連接至控制端;第二電阻的一端連接至第一輸入端,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晶體管的基極;所述第一晶體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三電阻連接至第一電源電壓,發射極接地;所述第二晶體管的基極連接至所述第一晶體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二晶體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五電阻連接至第三晶體管的基極,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發射極接地;第四電阻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三晶體管的基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電源電壓;第六電阻的一端連接至控制端,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四晶體管的基極。
優選地,所述單線通訊電路還包括數據接收電路,所述數據接收電路包括第九電阻至第十一電阻、第五晶體管以及電容;所述第五晶體管的集電極通過第九電阻連接至第三電源電壓,發射極接地;第十電阻和電容組成的并聯電路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五晶體管的基極,另一端接地;第十一電阻的一端連接至第五晶體管的基極,另一端連接至輸出端;第二輸入端連接至所述第五晶體管的集電極。
優選地,所述第五晶體管為NPN型晶體管。
優選地,當所述單線通訊電路接收數據時,置所述控制端為低電平,使得所述數據發送電路為高阻狀態。
本發明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曼瑞德舒適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曼瑞德舒適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189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通信終端的智能管控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射頻前端系統和移動終端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