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11945.8 | 申請日: | 2017-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0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丁偉;程巖;信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4 | 分類號: | 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朱戈勝,查俊奎 |
| 地址: | 21415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機器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下機器人的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實時監測與控制的水下機器人。
背景技術
在海洋開發熱的環境下,水下機器人的研究逐漸成為新的前沿和熱點,其中就涉及到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特別是遙控水下機器人(ROV),水下機器人監控系統一般實現控制、觀測和狀態反饋等功能。
但是現有大多數水下機器人監控機的人機交互界面主要利用C語言或者VB語言進行開發,隨著水下機器人的控制精度的提升,以及附加功能需求的增加,類似MFC已經無法進行快速開發,導致人機界面的開發周期變長,功能受限,人力成本增加,同時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傳統數據傳輸方案也無法滿足多數據的遠距離實時傳輸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水下機器人,實現以下功能:1、利用EtherCAT實時工業現場總線作為通信協議,滿足多數據的遠距離實時傳輸需求,實現了水下機器人全方位工況信息的實時反饋與監控。2、利用多傳感技術提高了水下機器人控制精度和運行可靠性。3、利用LabVIEW自帶的多種開發模塊,縮短了人機界面開發周期,降低了開發難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下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以及監控機器人本體的監控站,所述機器人本體用于水下作業且包括機架、推進器和PLC控制器,所述推進器和PLC控制器設置在機架上,包括交換機, 所述PLC控制器包括EtherCAT總線耦合器、模擬量輸出模塊、數字量輸入模塊、模擬量輸入模塊和伺服驅動模塊,所述數字量輸入模塊、模擬量輸入模塊分別與EtherCAT總線耦合器連接,所述模擬量輸出模塊和伺服驅動模塊分別與EtherCAT總線耦合器連接,所述伺服驅動模塊與推進器連接以驅動推動器,所述監控站包括TwinCAT主站、監控主機和顯示器,所述PLC控制器中的EtherCAT總線耦合器與交換機通過以太網方式通信連接,所述交換機與TwinCAT主站通過以太網方式通信連接,所述TwinCAT主站與主機通過以太網方式通信連接,所述顯示器與主機連接,所述交換機可安裝在機器人本體上或者監控站中。在此結構中,PLC控制器、交換機與TwinCAT主站之間利用EtherCAT通信協議來實現以太網通信連接,可實現大數據的遠距離實時傳輸,并由主機及顯示器實時顯示水下狀況以及機器人本體的工況。
進一步地,包括攝像頭云臺和網絡攝像頭,所述網絡攝像頭安裝在攝像頭云臺上且與交換機通信連接,所述攝像頭云臺與模擬量輸出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包括機械手和角度傳感器,所述機械手安裝在機架上且機械手的各關節分別具有一關節電機,所述伺服驅動模塊與機械手的關節電連接以驅動機械手各關節運動,所述角度傳感器安裝在機械手各關節上且用于測量各關節運動角度,所述角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模擬量輸入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包括力傳感器,所述力傳感器安裝在機械手的自由端且用來感知夾持物體時的力度,所述力傳感器與模擬量輸入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包括高亮LED燈,所述高亮LED燈與模擬量輸出模塊電連接,所述高亮LED燈安裝在機架上。
進一步地,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在推進器上以采集推進器的溫度,所述溫度傳感器分別與數字量輸入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包括深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陀螺儀、GPS傳感器和流速傳感器,所述深度傳感器配備為測量機器人本體的下潛水深,所述速度傳感器配備為機器人本體的運行速度,所述陀螺儀配備為測量機器人本體的姿態,所述GPS傳感器配備為測量機器人本體的位置信息,所述流速傳感器配備為測量水流速度,所述深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陀螺儀、GPS傳感器和流速傳感器分別固定在機器人本體上,所述深度傳感器與數字量輸入模塊電連接,所述速度傳感器、陀螺儀、GPS傳感器和流速傳感器分別與模擬量輸入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TwinCAT主站采用基于TwinCAT控制器的TwinCAT主站,所述主機安裝有LabVIEW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EtherCAT實時工業現場總線作為通信協議,滿足多數據的遠距離實時傳輸需求,實現了水下機器人全方位工況信息的實時反饋與監控。2、利用多傳感技術組成冗余傳感器系統,提高了水下機器人控制精度和運行可靠性。3、利用LabVIEW自帶的多種開發模塊,縮短了人機界面開發周期,降低了開發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水下機器人的控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119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