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11297.6 | 申請日: | 2017-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611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耀毅;熊軍;陳小強;魏學虎;尹淑華;呂煒楓;賈運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 地址: | 518124 廣東省深圳市大***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射性 氣體 連續 監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樣單元,包括通過取氣管線與排氣煙囪連接的抽氣泵;
吸附過濾單元,與抽氣泵連接,包括依次連接的分子篩、壓縮泵和高分子滲透膜;
活性炭吸附單元,與高分子滲透膜連接,包括相互連接的至少一組活性炭吸附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組件包括并聯設置的兩臺活性炭滯留床,當一臺活性炭滯留床處于低溫吸附過程時,另一臺活性炭滯留床處于加熱解吸、吹掃、降溫過程;以及
分離監測單元,與活性炭吸附組件連接,包括依次連接的色譜柱和探測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單元包括相互連接的至少兩組活性炭組件,活性炭吸附組件的容量逐漸減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組件的出口連接有排氣收集單元,出口與排氣收集單元之間設有四通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組件還包括電加熱器和液氮冷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單元的入口通過管線連接有氮氣源,且管線上設有閥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單元與高分子滲透膜之間設有三通閥,所述活性炭吸附單元與分離監測單元之間設有三通閥,所述活性炭吸附組件之間設有三通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篩吸附極性分子氣體,極性分子氣體包括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監測單元還包括與活性炭吸附單元連接的塑料閃爍體探測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譜柱設有取氣接口。
10.一種放射性氣體連續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樣:取樣單元從核電廠氣載流出物排氣煙囪抽氣取樣獲得取樣氣體;
2)吸附過濾:將取樣氣體通過吸附過濾單元,除去極性分子和氧氣;
3)活性炭吸附:過濾后的取樣氣體經過活性炭吸附單元,獲得高純度的放射性氣體;所述活性炭吸附單元包括相互連接的至少一組活性炭吸附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組件包括并聯設置的兩臺活性炭滯留床,當一臺活性炭滯留床處于低溫吸附過程時,另一臺活性炭滯留床處于加熱解吸、吹掃、降溫過程;
4)檢測分析:高純度的放射性氣體進入檢測分析單元進行檢測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1129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