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中長期逐小時氣溫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9719.6 | 申請日: | 2017-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77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天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能控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 地址: | 5106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p 人工 神經網絡 中長期 小時 氣溫 預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中長期逐小時氣溫預測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001:獲取歷史日氣象預報數據及歷史日逐小時氣溫數據;
步驟002:數據初始化,確定輸入向量和輸出向量,并進行歸一化處理;
步驟003:構建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逐小時氣溫預測模型,其包含3個子步驟及其對應的子模塊:
步驟003-1:構建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逐小時氣溫慢速變化預測模塊SFM,輸入數據是歷史日氣象預報數據、歷史日逐小時實際氣溫;
步驟003-2:構建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逐小時氣溫快速變化預測模塊FFM,輸入數據是歷史日氣象預報數據、歷史日逐小時實際氣溫變化值;
步驟003-3:構建輸出組合模塊OCM,將SFM和FFM的輸出加權疊加;
步驟004:執行誤差反向傳播算法訓練和交叉校驗,獲取預測模型參數;
步驟005:獲取預測日氣象預報數據;
步驟006:計算未來第1個預測日的逐小時氣溫;
步驟007:依次將前一個預測日的逐小時氣溫作為輸入數據,迭代計算每個預測日的逐小時氣溫;
步驟008:預測日逐小時氣溫結果反歸一化變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中長期逐小時氣溫預測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步驟001指收集并整理一個地區至少一年的歷史日氣象預報數據和歷史日逐小時實際氣溫數據,作為人工神經網絡的訓練數據;
所述的歷史日氣象預報數據包括歷史日最高氣溫Tmax、最低氣溫Tmin、降雨概率R、天氣狀態Wcond和平均風速Wspee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中長期逐小時氣溫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002的數據初始化包括對原始數據的預處理、歸一化處理和準備訓練樣本;
天氣狀態包括晴、多云、陰、雨和雪,由文字描述并將其數字化便于輸入神經網絡:
Wcond={晴,多云,陰,雨,雪}={-2,-1,0,1,2};
分別找出歷史氣象數據中氣溫的最大值HTmax和最小值HTmin,以及歷史風速的最大值HWmax和最小值HWmin,將歷史日氣象預報數據中的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風速及歷史日逐小時氣溫數據進行最大最小值的線性歸一化處理;
將相鄰兩天的數據組合形成訓練樣本,以第一天的日氣象預報數據、實際的日逐小時氣溫或氣溫變化值和第二天的日氣象預報數據作為輸入向量;以第二天的實際逐小時氣溫或氣溫變化值作為輸出向量;
以后依此類推,第二天與第三天的日氣象預報數據和實際的日逐小時氣溫或氣溫變化值按照上述方式組合成訓練樣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中長期逐小時氣溫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003的SFM和FFM是兩個獨立的BP人工神經網絡,其結構相同只是輸入輸出不同:SFM反映的是逐小時氣溫與日氣象預報數據之間的基本規律,不適用于預測氣溫快速變化的情況;FFM反映的是逐小時氣溫變化相對于氣象因素變化的規律,可預測逐小時氣溫的變化;逐小時氣溫預測的結果應是SFM和FFM輸出結果的疊加,由輸出組合模塊OCM來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中長期逐小時氣溫預測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逐小時氣溫慢速變化預測模塊SFM是一個由3層神經元組成的BP神經網絡,輸入層有34個神經元,輸出層有24個神經元,隱含層有M個神經元;
34個輸入節點分別為第d日的氣象預報數據,由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降雨概率Rd、天氣狀態和平均風速5個因素組成;
第d+1日的氣象預報數據,同樣包含以上5個因素: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降雨概率Rd+1、天氣狀態和平均風速
第d日24小時的逐小時氣溫
24個輸出節點為第d+1日的24小時的逐小時氣溫隱含層節點數為M;
神經網絡的輸出誤差隨隱含層節點數的增加先減小后增大,通過試湊的方式找到最佳的隱含層節點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能控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能控電氣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971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