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及生產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3419.7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19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章敏;陳玉和;于輝;吳再興;何盛;李景鵬;徐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 |
| 主分類號: | B27N3/18 | 分類號: | B27N3/18;B27N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狀 重組 制備 方法 生產 設備 | ||
1.一種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材,將待加工材料劃分成多組;
進料,將多組待加工材料分別送入螺旋纏繞裝置的多個進料口;
螺旋纏繞,將多組待加工材料進行纏繞,形成螺旋狀結構后出料;
鋪料,將螺旋纏繞后的材料進行鋪裝;
預壓,將鋪裝后的材料進行預壓;
成型,采用熱壓或冷壓工藝將預壓后的材料壓制成方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材料為原色、碳化或染色浸膠后的竹制材料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竹制材料為竹疏解材、竹篾、竹絲、竹束或竹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加工材料為兩種顏色各異的竹制材料,經螺旋纏繞后形成異色的DNA雙螺旋重組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料是,螺旋纏繞裝置的多個進料口同步進料且每一進料口中前進料末端與后進料前端接觸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階段采用熱壓進行壓制成型時單位壓力5Mpa,采用冷壓進行壓制時單位壓力50Mpa。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組后形成的重組竹密度為0.8g/cm3~1.2g/cm3,含水率為8%~18%。
7.一種螺旋狀重組竹的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旋纏繞裝置,包括:
多個進料口;
旋轉軸,與多個進料口相連通,在旋轉過程中將從多個進料口進入的待加工材料纏繞在一起后輸出;
驅動組件,連接所述旋轉軸,帶動旋轉軸轉動;
出料口,設置于所述旋轉軸的出料端,將旋轉纏繞后的材料進行輸出;
鋪料裝置,設置于所述螺旋纏繞裝置的出料口的一側,將螺旋纏繞后的材料進行鋪裝平整;
預壓裝置,設置于所鋪料裝置的一側,對鋪裝平整后的材料進行預壓;
成型裝置,設置于所述預壓裝置的一側,對預壓后的材料進行材料壓制成方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纏繞裝置上具有兩個進料口,旋轉軸將從兩個進料口進入的材料進行旋轉纏繞后形成DNA雙螺旋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重組竹的生產設備還包括推料裝置,所述推料裝置設置于鋪料裝置,在預壓完成后,所述推料裝置將材料推送至成型裝置上。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狀重組竹的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螺旋纏繞裝置的多個進料口同步進料且每一進料口中前進料末端與后進料前端接觸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未經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341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廢水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石墨烯軟陶瓷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