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爆炸螺栓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03074.5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5333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兵;張涵其;吳林志;馬力;王世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70/54 | 分類號: | B29C70/54;B29C70/34;F42B15/3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賈澤純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爆炸 螺栓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爆炸螺栓盒,其特征在于它由頂板(1a)、爆炸螺栓盒背板(2a)、兩個爆炸螺栓盒斜板(3a)構成;爆炸螺栓盒背板(2a)兩側安裝有兩個爆炸螺栓盒斜板(3a);爆炸螺栓盒背板(2a)和兩個爆炸螺栓盒斜板(3a)的頂部設置有頂板(1a);所述的頂板(1a)中心開設有爆炸螺栓連接孔(4a);所述的爆炸螺栓盒背板(2a)中心開設有減重孔(5a);
所述的爆炸螺栓盒背板(2a)的豎直部分與彎折部分所形成的角度а為160o,彎折部分與頂板(1a)形成的角度β為110o;
所述的爆炸螺栓盒背板(2a)上開設有若干個螺釘或鉚釘通孔(6a);
所述的一種爆炸螺栓盒,它是采用爆炸螺栓盒成型模具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一、按照制備爆炸螺栓盒所需鋪層角度及預浸料用量,分別在大分瓣(7)、小分瓣一(8)和小分瓣二(12)的工作面鋪放預浸料;
二、將鋪放好預浸料的大分瓣(7)、小分瓣一(8)和小分瓣二(12),分別安放在下板(2)的3個定位槽一(9)內;
三、在步驟一的大分瓣(7)、小分瓣一(8)和小分瓣二(12)工作面鋪放的預浸料基礎上,按爆炸螺栓盒所需鋪層角度及預浸料用量,以及厚度要求,繼續鋪放預浸料;
四、合模
a、將左側板(3)和右側板(4)下端置于下板(2)的兩側定位槽二(10)內,通過設置在左側板(3)和右側板(4)下部的螺釘通孔(13)以及下板(2)兩側定位槽二(10)內的螺絲孔(14),采用螺栓分別將左側板(3)和右側板(4)與下板(2)固定;
b、將前側板(5)和后側板(6)安放在下板(2)上,使前側板(5)和后側板(6)的下表面均貼合下板(2)的上表面;前側板(5)和后側板(6)內表面均貼合左側板(3)和右側板(4)兩側的端面,并采用螺釘或鉚釘,通過設置在前側板(5)和后側板(6)前后兩端的螺釘或鉚釘通孔(15)固定;
c、分別將左側板(3)和右側板(4)上端置于上板(1)兩側的定位槽二(10)內,通過設置在左側板(3)和右側板(4)上部的螺釘通孔(13)以及上板(1)兩側定位槽二(10)內的螺絲孔(14),采用螺栓分別將左側板(3)和右側板(4)與上板(1)固定;
d、通過設置在上板(1)和下板(2)左右兩端的螺釘或鉚釘通孔(16),用螺釘或鉚釘將上板(1)和下板(2)固定;
五、將步驟四合模好的成型模具放入固化爐中進行加熱、固化;
六、進行脫模;
七、對脫模后的試驗件進行機械加工,開設爆炸螺栓連接孔、減重孔以及螺釘或鉚釘通孔;
所述的爆炸螺栓盒成型模具包括下板(2)、大分瓣(7)、小分瓣一(8)、小分瓣二(12)、左側板(3)、右側板(4)、前側板(5)、后側板(6)和上板(1);其中,下板(2)上表面開設有3個定位槽一(9),上板(1)和下板(2)的兩側均開設有定位槽二(10);
大分瓣(7)、小分瓣一(8)、小分瓣二(12)均為長方體結構;且大分瓣(7)、小分瓣一(8)及小分瓣二(12)的長度和高度均相同,小分瓣一(8)和小分瓣二(12)的寬度相同;
大分瓣(7)的一側以及小分瓣一(8)與大分瓣(7)相對應的一側均設置有直角三角形斜臺(17);所述的直角三角形斜臺(17)的短邊分別位于大分瓣(7)與小分瓣一(8)的后側,且短邊距離大分瓣(7)或小分瓣一(8)的上表面最短距離均為8~10mm;
大分瓣(7)、小分瓣一(8)和小分瓣二(12)底部均設置有形狀與定位槽一相吻合的突起(18);
定位槽二(10)的長度與左側板(3)、右側板(4)的長度均相同;左側板(3)和右側板(4)內側壁表面上分別設置有凸臺(11),凸臺(11)的長度與定位槽二(10)的長度一致,凸臺(11)的寬度與前側板(5)、后側板(6)的高度均一致;
三個定位槽一(9)中外側的兩個定位槽一(9)分別距下板(2)邊緣的距離與凸臺(11)寬度相同;每個定位槽一(9)之間距離為定位槽一(9)寬度1.5倍;
所述的大分瓣(7)、小分瓣一(8)與小分瓣二(12)上部前端向下彎折;其中,上部的水平端面與彎折端面所形成的角度а為160°,彎折端面與前部的豎直面形成的角度β為110°;
左側板(3)和右側板(4)的上部和下部均開設有多個螺釘通孔(13),且定位槽二(10)與螺釘通孔(13)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螺絲孔(14),左側板(3)和右側板(4)通過螺釘分別固定與定位槽二(10)上;
前側板(5)和后側板(6)的內表面分別貼合于左側板(3)和右側板(4)兩側的端面,且前側板(5)和后側板(6)的下表面分別與下板(2)的上表面貼合;前側板(5)和后側板(6)的前端和后端均開設有螺釘或鉚釘通孔(15);前側板(5)和后側板(6)通過螺釘或鉚釘通孔(15)固定連接;
上板(1)和下板(2)的左右兩端均開設有螺釘或鉚釘通孔(16),并通過螺釘或鉚釘通孔(16)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307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