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C170強度等級的超高強高性能纖維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702997.9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29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山鎖;阮升;鄭淏;董方園;董立國;鄭捷;張藝欣;張曉輝;江夢帆;左河山;周炎;牛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詠華 |
| 地址: | 71005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高性能纖維混凝土 混凝土 超高強 粘結 混凝土組合結構 碳納米管分散液 混凝土粘結 纖維素纖維 氧化石墨烯 粉煤灰 工作性能 力學性能 耐久性能 有效發(fā)揮 羥基改性 稻殼灰 分散液 激發(fā)劑 減水劑 氯離子 細骨料 消泡劑 質(zhì)量份 硅灰 抗?jié)B 抗折 碎石 協(xié)同 水泥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C170強度等級的超高強高性能纖維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混凝土的質(zhì)量份組成如下:水泥497份、水74份、碎石1000份、細骨料760份、粉煤灰80份、稻殼灰75份、硅灰111份、減水劑14.4份、激發(fā)劑10份、纖維素纖維1.6份、羥基改性碳納米管分散液41份,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2份、消泡劑2.6份。制備的混凝土具有較高的韌性和優(yōu)異的耐久性能,與型鋼之間具有較高的粘結強度,抗壓強度達到175.91MPa,抗折強度達到35.76MPa,劈拉強度達到15.26MPa,與型鋼之間的粘結強度達到7.49MPa,氯離子抗?jié)B等級達到Ⅵ級。用于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中,能夠有效發(fā)揮型鋼與混凝土之間的協(xié)同工作性能,彌補型鋼與混凝土粘結性能差、無法充分發(fā)揮二者各自的力學性能的不足。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新型建筑材料領域,是一種摻稻殼灰、纖維素纖維、改性碳納米管和氧化石墨烯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耐久性混凝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高韌性的C170強度等級的超高強高性能纖維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普通混凝土和水泥基材料的抗拉強度低,韌性差,硬化過程中或外部荷載作用下會產(chǎn)生大量微裂縫,使Cl-、SO42-等有害離子和CO2等有害氣體侵入混凝土內(nèi)部,加快混凝土結構的侵蝕,嚴重影響混凝土或水泥基復合材料結構的耐久性,降低結構服役壽命。
碳納米管是一種具有納米級別直徑和微米級別長度的一維纖維材料,其長徑比高達100-1000,彈性模量(可達到1TPa左右)大約是鋼材的5倍而密度卻只是鋼材的1/6;碳納米管的拉伸強度則可達到60-150GPa,壓縮強度為100-170GPa,斷裂應變在30-50%范圍。因其優(yōu)異的物理、力學性能,使碳納米管成為理想的復合材料增強纖維。但是,由于碳納米管表面完整光滑、缺陷少、缺少活性基團,在水及各種溶液或復合材料中的相對溶解度較低,加之碳納米管之間存在較大的范德華力、表面處存在很大的表面自由能,因此碳納米管之間極易發(fā)生自發(fā)的團聚或纏繞,嚴重影響碳納米管在某些聚合物中的均勻分散。本發(fā)明使用表面活性劑對多壁碳納米管進行分散和超聲處理,在不切斷碳納米管且不破壞其表面結構的基礎上,得到能夠在水中穩(wěn)定分散的改性多壁碳納米管分散液,從而使其能夠用于混凝土中,充分發(fā)揮其微纖維增韌作用。
而石墨烯也是現(xiàn)有材料中強度和硬度最高的晶體結構,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分別可達到125GPa和1.1TPa。單層石墨烯厚度僅為約0.35nm,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自然界中最薄的二維材料,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能很好的與聚合物結合。但是由于石墨烯面內(nèi)是sp2雜化結構,納米粒子間存在很強的分子引力引起相互吸附,造成石墨烯團聚在一起,不能穩(wěn)定分散在聚合物中并發(fā)揮其作用,甚至會引起基體內(nèi)部出現(xiàn)缺陷。而經(jīng)過氧化處理的石墨烯單片表面引入了很多羥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團,使其能夠均勻分散在水中,但是氧化石墨烯在堿性條件下容易發(fā)生絮凝,這對于氧化石墨烯在水泥中分散不利,甚至會引起混凝土的強度損失。本發(fā)明通過添加分散劑制備了能夠在水泥中穩(wěn)定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使其能夠用于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的綜合性能。
為了克服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脆性以及現(xiàn)有纖維混凝土與水泥基復合材料的缺點,采用具有蓄水功能和增韌作用的纖維素纖維以及具有超細微孔結構的稻殼灰(具有多孔結構的稻殼灰可吸收水分),兩種材料的“內(nèi)養(yǎng)護作用”能夠促進膠凝材料的水化進程;另外,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改性碳納米管和氧化石墨烯這兩種組分,以改善混凝土的韌性,并使膠凝材料在水化過程中水化的更加充分,改善水化產(chǎn)物的晶體形狀乃至混凝土內(nèi)部結構的致密程度,最終達到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能,并提升其韌性、塑性和抗拉強度之目標。
發(fā)明內(nèi)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jīng)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2997.9/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