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爬梯能粉碎秸稈且防碎稈飛濺的雙割臺聯動的收割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2960.6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6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紀小坤;見保林;王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界首市民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3/08 | 分類號: | A01D43/08;A01D43/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徐紅崗 |
| 地址: | 236507 安徽省阜***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爬梯 粉碎 秸稈 防碎稈 飛濺 雙割臺 聯動 收割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帶爬梯能粉碎秸稈且防碎稈飛濺的雙割臺聯動的收割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家提倡谷物在收獲后秸稈還田,然后深耕入土肥田,嚴禁焚燒秸稈,同時完成秸稈切碎收集或還田或不粉碎放鋪,這就需要在收割時,既要收割谷物的穗部,還要收割谷物的秸稈部。如今的收割機的切割裝置都由單層割臺構成,都是將谷物的穗部和秸稈部一起收割,將割下的谷物秸稈和谷穗一同喂入收割機內部,完成脫粒并將秸稈排出。其缺點是割下的秸稈較長,喂入量大,影響脫粒效果,機器折損大、能耗高,效率低下;同時,會存在一部分谷物粒混入秸稈中帶出,糧食損失大;此外較長的秸稈還田后不易腐熟成為基肥。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諸多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爬梯能粉碎秸稈且防碎稈飛濺的雙割臺聯動的收割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帶爬梯能粉碎秸稈且防碎稈飛濺的雙割臺聯動的收割機,包括上割臺和下割臺,所述上割臺鉸接于收割機前橋上,所述下割臺鉸接于收割機前橋上且位于上割臺下方,上割臺包括上割臺主架、上切割機構、攪龍、撥禾輪和上割臺升降機構,下割臺包括下割臺主架、下切割機構、碎稈機構和傳動機構;
所述上割臺主架包括上割臺料斗,在上割臺料斗頂部兩側各設有一個撥禾輪支撐桿,所述撥禾輪可轉動地安裝于兩個撥禾輪支撐桿之間,所述攪龍可轉動地安裝于上割臺料斗內,所述攪龍和撥禾輪通過同步帶傳動;在上割臺料斗的前部兩側各設有一個攬禾架,所述上切割機構安裝于上割臺料斗的入口底部且位于兩個攬禾架之間,在上割臺料斗的后部開有輸送口用于對接輸送箱將割下的谷物輸送至脫粒清選裝置;在上割臺料斗的后部還固定連接有兩根上割臺轉動桿,所述上割臺轉動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前橋上,兩根上割臺轉動桿之間固接有上割臺轉動桿橫撐;所述上割臺升降機構包括上割臺升降油缸、上割臺升降油缸上座、上割臺升降油缸下座,所述上割臺升降油缸上座固定于上割臺轉動桿橫撐上,所述上割臺升降油缸下座固定于前橋底部,所述上割臺升降油缸的缸筒鉸接于上割臺升降油缸下座,所述上割臺升降油缸的活塞桿鉸接于上割臺升降油缸上座;
所述下割臺主架的底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封板,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封板,在底座的上方設有弧形的擋罩,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分別固定在擋罩兩端,在擋罩頂部還固定有位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間的支撐板,在擋罩的后部固定連接有兩根下割臺連接桿,所述下割臺連接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前橋上,兩根下割臺連接桿之間固接有下割臺連接桿橫撐,在擋罩的后部還固定連接有防止碎稈飛濺的阻擋角鐵,所述阻擋角鐵的第一直角邊焊接于擋罩的后部的下邊沿,第二直角邊位于第一直角邊下方且垂直于水平地面;
所述下切割機構包括固定安置在底座上的多個直線排列的定刀頭,每個定刀頭呈錐狀,其設有切割刀片滑動槽和動刀座滑動槽,每個切割刀片滑動槽中配合設有一個切割刀片,所述動刀座滑動槽中配合設有一個動刀座,每個切割刀片通過兩個螺釘固定于動刀座上;
所述碎稈機構安裝于底座、擋罩、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圍成的容置空間內,碎稈機構包括碎稈轉軸,碎稈轉軸的兩端可轉動地安裝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上,碎稈轉軸的一端穿過第二封板向外延伸用于連接傳動機構,沿碎稈轉軸上軸向均勻設置四組碎稈刀,每組碎稈刀包括三個碎稈刀片和三個安裝圈,三個安裝圈套接固定于碎稈轉軸的外壁,每個碎稈刀片通過螺栓可拆卸地連接于安裝圈上,三個碎稈刀片沿碎稈轉軸的周向均勻分布,每個碎稈刀片的寬度方向與碎稈轉軸的外柱面相切,每組碎稈刀中碎稈刀片與相鄰組碎稈刀中碎稈刀片成60度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界首市民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界首市民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29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