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2940.9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4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蔣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5/335 | 分類號: | H01Q5/335;H01Q5/328;H01Q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安利霞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線 結構 移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的功能更加多樣化,除基礎的通信外,還具有拍攝、網絡信息瀏覽、購物、娛樂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移動終端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全金屬機身的移動終端的出現,由于其增加的質感,以及突出的外觀優勢,受到了大眾的青睞。
而為了解決信號接收的問題,工作人員基于機身殼體設計了一定的縫隙,來保證金屬機身的移動終端信號不受屏蔽。現有的天線結構,縫隙101的設置如圖1所示,饋源102直接連接到金屬后蓋上邊沿的輻射臂103上,而該輻射臂103上的第一連接點104通過連接第一控制開關105接地,第二連接點106通過連接第二控制開關107接地。當為滿足用戶對外觀的要求而將該縫隙101的寬度減小時,移動終端的內部器件如攝像頭將會位于第一連接點104和第二連接點106之間的這段縫隙中,就會造成天線的帶寬和效率降低,無法達到用戶的性能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以解決現有的天線結構發生的天線的帶寬和效率降低的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結構,包括:
天線饋源;
天線輻射臂;
第一端連接所述天線饋源,第二端連接所述天線輻射臂的饋電開關;以及
分別與所述天線輻射臂上多個接地點對應連接的控制開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線結構,以及
設置于移動終端的金屬殼體上的天線縫隙。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結構,在天線饋源與天線輻射臂之間設置了一饋電開關,實現在該饋電開關斷開狀態,完成低頻段的信號收發;在該饋電開關導通狀態,調整天線輻射臂上的能量分布,避免位于天線縫隙之間的內部器件對天線性能的影響,完成中、高頻段的信號收發。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天線性能,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帶給用戶更佳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的天線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一應用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1-縫隙;
102-饋源;
103-輻射臂;
104-第一連接點;
105-第一控制開關;
106-第二連接點;
107-第二控制開關;
201-天線饋源;
202-天線輻射臂;
2021-第一接地點;
2022-第二接地點;
2023-第三接地點;
2024-饋電點;
203-天線縫隙;
204-饋電開關;
2051-第一縫隙斷口;
2052-第二縫隙斷口;
206-第一開關;
207-第二開關;
208-第三開關;
209-短接金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天線結構,包括:
天線饋源201;
天線輻射臂202;
第一端連接所述天線饋源201,第二端連接所述天線輻射臂202的饋電開關204;以及
分別與所述天線輻射臂202上多個接地點對應連接的控制開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294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