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晶體振蕩器供電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2753.0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07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寶生;趙輝;馮立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B5/04 | 分類號: | H03B5/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江婷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晶體振蕩器 供電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晶體振蕩器啟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晶體振蕩器供電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晶體振蕩器具有很高的頻率穩定度和優異的相位噪聲性能,廣泛應用在各類便攜式電子設備中。為了節省功耗,當設備未啟用時,通常處于休眠模式,啟用設備時才從休眠模式向工作模式轉換,電子設備的模式切換速度取決于晶體振蕩器的起振時間,因此快速起振晶體振蕩器可以提高切換效率。
為了加速晶體振蕩器的起振,現有技術主要有以下方式:將晶體振蕩器中放大管尺寸做的很大,此時環路增益很高,可以快速起振,但是功耗很大、振蕩幅度很大、引入的襯底噪聲很大,以犧牲功耗為代價來加速晶體振蕩器的起振,這對功耗要求也很高的便攜式電子設備是不可取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晶體振蕩器供電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以解決現有通過增大晶體振蕩器中放大管尺寸以加速晶體振蕩器起振速度的方式所存在的功耗變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晶體振蕩器供電方法,包括:
監測晶體振蕩器的信號輸出狀態;
根據信號輸出狀態,調用終端供電電壓或者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穩壓供電電壓小于終端供電電壓。
進一步地,根據信號輸出狀態,調用終端供電電壓或者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包括:
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沒有輸出信號時,使用終端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正常輸出信號時,使用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進一步地,根據信號輸出狀態,調用終端供電電壓或者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的方式包括:
配置供電模塊,供電模塊的第一電壓輸入端連接終端供電電壓,供電模塊的第二電壓輸入端連接穩壓供電電壓,供電模塊的控制端連接信號輸出狀態,供電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晶體振蕩器的偏置電路;
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沒有輸出信號時,供電模塊導通終端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正常輸出信號時,供電模塊導通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一種晶體振蕩器供電裝置,包括:
檢測模塊,用于監測晶體振蕩器的信號輸出狀態;
供電模塊,用于根據信號輸出狀態,調用終端供電電壓或者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穩壓供電電壓小于終端供電電壓。
進一步地,供電模塊具體用于: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沒有輸出信號時,使用終端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正常輸出信號時,使用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進一步地,供電模塊的第一電壓輸入端連接終端供電電壓,供電模塊的第二電壓輸入端連接穩壓供電電壓,供電模塊的控制端連接信號輸出狀態,供電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晶體振蕩器的偏置電路;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沒有輸出信號時,供電模塊用于導通終端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在信號輸出狀態為晶體振蕩器正常輸出信號時,供電模塊用于導通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用于輸出震蕩信號的晶體振蕩器、以及用于為晶體振蕩器供電的晶體振蕩器供電裝置,其中,晶體振蕩器供電電路包括:
檢測電路,用于監測晶體振蕩器的信號輸出狀態,并輸出信號輸出狀態對應的電平信號;
供電電路,用于根據電平信號,調用終端供電電壓或者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穩壓供電電壓小于終端供電電壓。
進一步地,供電電路具體用于:在電平信號代表晶體振蕩器沒有輸出信號時,使用終端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在電平信號代表晶體振蕩器正常輸出信號時,使用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進一步地,還包括整形電路,整形電路用于對晶體振蕩器輸出的震蕩信號進行整形。
進一步地,供電電路的第一電壓輸入端連接終端供電電壓,第二電壓輸入端連接穩壓供電電壓,控制端連接電平信號,輸出端連接晶體振蕩器的偏置電路;在電平信號代表晶體振蕩器沒有輸出信號時,導通終端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在電平信號代表晶體振蕩器正常輸出信號時,導通穩壓供電電壓為晶體振蕩器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27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