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收端延時抖動的控制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701927.1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127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付華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J3/06 | 分類號: | H04J3/06;H04J3/14;H04J1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收 延時 抖動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接收端延時抖動的控制方法及裝置,包括以接收端的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上一點為基準點生成第一脈沖信號;生成第一脈沖信號的N分頻信號第二脈沖信號;在每次第一脈沖信號到來且定幀成功時,將需要備份的存儲器值以及先入先出隊列水位線存儲至第一寄存器組中;每隔第二脈沖信號的間隔且定幀成功時,將第一寄存器組中的值存儲至第二寄存器組中;當出現失幀時,保持第一寄存器組、第二寄存器組以及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不變;在定幀成功后的第一脈沖信號到來時,恢復備份的存儲器值以及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本發明通過使用兩組寄存器組備份存儲存儲器值及先入先出隊列水位線,保證了接收端數據流量的穩定性,降低了延時抖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接收端延時抖動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數據業務的快速增長給傳送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容量、低成本、快速靈活的業務調度、擴展能力強以及高可靠性。目前,光纖傳輸網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空分復用(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SDM)階段、時分復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TDM)階段和波分復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階段,當前使用的光纖傳輸系統主要以波分復用系統為主。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商用的40G(Gigabit)波分傳輸逐漸演進到100G、400G甚至更高速率的傳輸速率,與此同時,數據傳輸的距離也在不斷的拓展。
但是,隨著傳輸速率的提高和傳輸距離的拓展,延時抖動對光通信質量的影響越來越不可忽視。光傳送網(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體系中,發送鏈路和接收鏈路中的延時抖動會造成數據信號的傳輸損傷,對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及性能產生負面影響。目前業界主流的數字信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對此無特殊的處理,在100G/400G長距傳輸業務、100G/400G直通業務及100G/400G環回業務中,系統的可靠性及性能會受到影響;對于對延時需求有特殊要求的業務,例如100GE(Gigabit Ethernet)/400GE業務,則無法滿足需求,從而使得100G/400G DSP芯片的使用場景大大減少。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接收端延時抖動的控制方法及裝置,能夠降低接收端鏈路的延時抖動。
為了達到本發明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接收端延時抖動的控制方法,包括:
以接收端的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上的一點為基準點生成第一脈沖信號,所述第一脈沖信號的周期和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的周期相同;生成第二脈沖信號,所述第二脈沖信號為第一脈沖信號的N分頻信號,N為大于或等于接收端判斷數據異常所需的時鐘周期數的自然數;
在每次第一脈沖信號或第二脈沖信號到來且定幀成功時,將接收端需要備份的存儲器值以及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存儲至第一寄存器組中;每隔第二脈沖信號的間隔且定幀成功時,將第一寄存器組中的值存儲至第二寄存器組中;
當接收端出現失幀時,保持第一寄存器組、第二寄存器組以及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不變;
在定幀成功后的第一脈沖信號到來時,根據第二寄存器組存儲的寄存器值恢復接收端備份的存儲器值以及先入先出隊列的水位線。
進一步地,所述定幀成功具體包括:所述接收端對接收到的數據幀進行幀同步檢測并判斷接收到的數據幀幀同步保持到N1個幀長,其中,所述N1為自然數。
進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出現失幀具體包括:所述接收端對接收到的數據幀進行幀同步檢測并判斷連續N2幀接收到的數據幀幀失步,其中,所述N2為大于1的自然數。
進一步地,所述定幀成功后的第一脈沖信號為所述定幀成功后的第一個所述第一脈沖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19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