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01830.0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6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倩;劉一夢;張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4 | 分類號: | G06F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堯 |
| 地址: | 1008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spring 框架 xml 文件 修改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Spring是一個開源框架,是一個輕量級的Java開發框架,簡單來說,是一個分層的JavaSE/EEfull-stack(一站式)輕量級開源框架。Spring作為現在最優秀的框架之一,已被廣泛的使用。在Spring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控制反轉和依賴注入。所謂依賴注入是指在運行期間,由外部容器動態將依賴對象注入組件中,包含了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文件解析和java反射技術。正因如此,基于Spring框架的應用系統,存在很多的XML配置工作。尤其是在成熟的應用框架系統中。
目前針對XML的配置修改工作還停留在手工方式配置,存在配置分散,配置工作量較大的問題。而且手工方式容易出錯,配置一旦有誤就會產生功能無法運行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用以幫助開發者快速、便捷地實現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自動化修改,該方法包括:
通過解析待修改的XML文件,將所述XML文件轉換為對象,并確定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
接收針對所述對象的修改指令,根據所述修改指令對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進行修改;
根據修改后的屬性信息,將所述對象轉換為XML文件。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裝置,用以幫助開發者快速、便捷地實現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自動化修改,該裝置包括:
解析模塊,用于通過解析待修改的XML文件,將所述XML文件轉換為對象,并確定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
修改模塊,用于接收針對所述對象的修改指令,根據所述修改指令對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進行修改;
轉換模塊,用于根據修改后的屬性信息,將所述對象轉換為XML文件。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存儲器上并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執行上述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的計算機程序。
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解析待修改的XML文件,將所述XML文件轉換為對象,并確定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接收針對所述對象的修改指令,根據所述修改指令對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進行修改;根據修改后的屬性信息,將所述對象轉換為XML文件;從而快速、便捷地實現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自動化修改,替代原有手工方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裝置的一個具體示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為了幫助開發者快速、便捷地實現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自動化修改,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基于Spring框架的XML文件修改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101、通過解析待修改的XML文件,將所述XML文件轉換為對象,并確定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
步驟102、接收針對所述對象的修改指令,根據所述修改指令對所述對象的屬性信息進行修改;
步驟103、根據修改后的屬性信息,將所述對象轉換為XML文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018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