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便攜螺旋式漁線拉力測試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699117.7 | 申請日: | 2017-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9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凡 |
| 主分類號: | G01N3/16 | 分類號: | G01N3/1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 螺旋式 拉力 測試 | ||
技術領域
釣魚者手中以及市面可見的各類漁線,由于貯藏條件,使用年限,品牌所使用標準不同等原因,會有標稱拉力范圍與實際不符的情況,為了減少使用時由于斷線而跑魚的損失,在使用之前測試一下目標漁線的拉力范圍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專業(yè)螺旋式拉力計體積龐大不便攜帶,本發(fā)明就是針對解決這兩個問題應運而生。
背景技術
主要測試元件拉力計,分為機械式和傳感器式;卡線部位采用現(xiàn)有多用于登山裝備中的自鎖器原理;拉線一端采用減速齒輪以及螺桿的組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便攜螺旋式漁線拉力測試器,總體積不大,一個成年人單手可握,具體部件如圖1和圖2所示:1.鋁合金主體;2.拉力表總程(機械式/傳感器式);3.自緊式曳力線卡(卡線端);4.自鎖式曳力線卡(拉線端);5.拉線旋鈕;6.手柄軸殼;7.曳力調(diào)節(jié)器;8.后蓋;9.傳動軸;10.軸芯桿;11.儀表蓋;12.減速齒輪;13.離合片;14.復位按鈕。如圖2中A姿態(tài)為例,本發(fā)明鋁合金主體形狀為適合手握的流線形,并有凹槽防止滑脫,上部有用于安放部件2拉力計總程的孔槽,并加蓋部件11儀表蓋以及部件8后蓋,進一步保護及固定拉力計總程,拉力計總程的拉桿穿過主體的長條形孔洞與部件3自緊式曳力線卡(卡線端)固定連接,主體尾部為拉部件5線旋鈕,旋轉(zhuǎn)軸軸心方向平行于主體縱向,部件3自緊式曳力線卡(拉線端)背部存在一個內(nèi)徑帶有螺套的短管,穿過主體套接于傳動軸;部件3.4自緊式曳力線卡利用登山裝備中的自鎖器原理,穿過線卡后,線越拉越緊,部件3和部件4沿本發(fā)明縱向?qū)ΨQ布置,即部件3拉線方向朝向部件4,部件4拉線方向朝向部件3,部件6手柄軸殼連接主體和部件5拉線旋鈕,部件15減速齒輪穿過部件5與部件6固定,部件5內(nèi)壁有輪齒,利用手倒葫蘆起重器的減速齒輪組原理,轉(zhuǎn)動部件5,帶動部件15,部件15再將力傳給部件9傳動軸,部件9為空心,空心內(nèi)為部件10軸心桿,部件10軸心桿縱向貫穿本發(fā)明,保持部件2、5、6、7、9在同一條直線上同軸運轉(zhuǎn),部件7為曳力調(diào)節(jié)器,利用漁輪的曳力調(diào)節(jié)原理,帶有離合片,配合拉力表最大量程,防止被測試線強度過大,拉壞拉力計總程。當部件3與部件4以被測魚線連接后,對漁線的拉力最終會傳遞至拉力計測試端。
附圖說明
圖1是 便攜螺旋式漁線拉力測試器各部件示意圖;
圖2是 便攜螺旋式漁線拉力測試器外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該發(fā)明分成兩種形式:A.傳感器拉力計式(數(shù)字顯示),B.機械式拉力計式(指針式),但基本原理相同,只是拉力計總程不同。使用時先將被測漁線卡在自緊式曳力線卡(卡線端)上,活動一端卡在自鎖式曳力線卡(拉線端)上,使?jié)O線盡量繃直,而后旋轉(zhuǎn)卡線旋鈕,驅(qū)動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軸轉(zhuǎn)動后使自緊式曳力線卡(卡線端)沿本發(fā)明縱向向下移動(以圖1中,A為例),當拉力計總程開始數(shù)值顯示時,在漁線沒斷之前,可知漁線所能承受拉力;若要測試漁線拉斷強度,需要在自緊式曳力線卡(卡線端)與自緊式曳力線卡(拉線端)之間范圍內(nèi)的漁線打一個單節(jié),以形成應力集中,確定斷線位置,使用前需確保拉力計總程的量程遠大于漁線標稱拉力,尾部的曳力調(diào)節(jié)器,可進一步保護拉力計總程,比如拉力計總程為100公斤,曳力調(diào)節(jié)器需要調(diào)至小于100公斤,避免萬一測試了大于拉力計總程量程的漁線對拉力計的破壞。測試一次漁線拉力結束后,按復位鍵使拉力計總程讀書歸零,進行下一次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凡,未經(jīng)胡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9117.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