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98831.4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10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亞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亞龍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H05K5/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泰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處理機箱 紅外識別器 連接桿 智能識別裝置 停車場 防塵蓋 進出口 攝像頭 使用壽命 刷卡識別 雙重識別 指紋識別 補光燈 刷卡槽 貫穿 安防 雜物 照射 停車 通行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包括處理機箱和HT1紅外識別器,所述HT1紅外識別器設置在處理機箱的一側,所述處理機箱的一側設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貫穿設置在處理機箱中,且所述第二連接桿分別貫穿設置在處理機箱和HT1紅外識別器中,該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具有刷卡識別和指紋識別的雙重識別功能,加強了停車場的安防措施,提高了停車的安全性,且具有補光燈,可以提高通行攝像頭照射的清晰度,且具有防塵蓋,當刷卡槽不用的時候,就通過防塵蓋將其蓋住,不讓其他雜物進入到HT1紅外識別器當中,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識別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生產制造迅猛的發展,我國近些年來汽車的擁有量在急劇增加,加之我國人口數量多,導致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大幅提升,從而引起汽車管理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停車場作為現代交通設施汽車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交通運輸的日益繁忙和迅猛發展,也就對停車場的要求越來越高。且對停車場的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設計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識別裝置就變得極為重要。
但現有的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檢測識別的不夠準確全面,讓停車場的安全系數降低,且在夜晚光線不好的時候,攝像頭對汽車的車牌號會照射不清,導致檢測識別的不夠準確,沒有長時間的通行儲存記錄,不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通行記錄,且身份識別卡的刷取位置沒有防護措施,會讓一些雜物進入到卡槽,導致裝置的損壞,影響了人們的使用。
所以,如何設計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成為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包括處理機箱和HT1紅外識別器,所述HT1紅外識別器設置在處理機箱的一側,所述處理機箱的一側設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貫穿設置在處理機箱中,且所述第二連接桿分別貫穿設置在處理機箱和HT1紅外識別器中,所述處理機箱的側面設有警報器和電源線,且所述警報器嵌入設置在處理機箱中,所述電源線與所述HT1紅外識別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側面設有通行攝像頭,且所述通行攝像頭嵌套設置在第一連接桿中,并與HT1紅外識別器電性連接,所述HT1紅外識別器的頂部設有指紋識別板和刷卡槽,且所述指紋識別板和刷卡槽均嵌入設置在HT1紅外識別器中,所述HT1紅外識別器的一側設有感應器,且所述感應器與HT1紅外識別器電性連接,所述HT1紅外識別器的內部設有采集模塊、識別模塊、通行模塊、數據庫和儲存模塊,且所述采集模塊、識別模塊和通行模塊依次串聯,所述數據庫與所述識別模塊串聯連接,所述儲存模塊與通行模塊串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處理機箱的底部設有支撐底板,且所述支撐底板與處理機箱緊密貼合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警報器的底部設有散熱板,且所述散熱板嵌入設置在所述處理機箱中。
進一步的,所述通行攝像頭的一側設有補光燈,且所述補光燈嵌入設置在第一連接桿中,并與通行攝像頭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刷卡槽的一側設有活動條和防塵蓋,且所述防塵蓋與所述刷卡槽通過活動條活動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停車場進出口用智能識別裝置,具有刷卡識別和指紋識別的雙重識別功能,加強了停車場的安防措施,提高了停車的安全性,且具有補光燈,可以提高通行攝像頭照射的清晰度,且具有防塵蓋,當刷卡槽不用的時候,就通過防塵蓋將其蓋住,不讓其他雜物進入到HT1紅外識別器當中,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且設置了警報器,當有車強行穿過裝置時,警報器便會發出警報,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知曉,及時的來處理發生的事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亞龍,未經陳亞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88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