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信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8733.0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479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濛;應江威;楊艷梅;黃正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21 | 分類號: | H04W4/021;H04W4/02;H04W8/14;H04W76/11;H04W76/27;H04W76/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信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通信方法及裝置,涉及通信領域,可以解決終端設備移出LADN?SA的情況下,仍然能接收到LADN下行數據的問題。本申請的方法包括:RAN節點接收來自AMF節點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終端設備的指定區域相關信息,指定區域相關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的指定區域,當RAN節點根據指定區域相關信息和終端設備的第一位置信息確定終端設備移出指定區域時,RAN節點向AMF節點或會話管理功能SMF節點發送第一位置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已經移出所述指定區域。本申請適用于5G通信流程中。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信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5G系統中引入了本地數據網絡(Local?Area?Data?Network,LADN)的概念,當終端設備處于LADN服務區域(LADN?Service?Area,LADN?SA)內時,終端設備才可以訪問LADN,否則終端設備不能訪問LADN。
當數據網絡(Data?Network,DN)節點中存在待發送給終端設備的下行數據時,例如,LADN下行數據,DN節點會將待發送的下行數據通過用戶平面功能(User?PlaneFunction,UPF)節點發送給無線接入網(Radio?Access?Network,RAN)節點,進而由RAN節點發送給該終端設備。
然而,LADN?SA和RAN節點的服務范圍可能不同,如圖1所示,當終端設備處于位置1時,說明終端設備既處于LADN?SA中,又處于RAN節點的服務范圍內,此時RAN節點接收到針對該終端設備的LADN下行數據時,可以將該LADN下行數據發送給終端設備。然而,當終端設備從位置1移動到位置2時,可以看出此時終端設備已經移出了LADN?SA,但是仍處于RAN的服務范圍內,此時若RAN節點接收到針對該終端設備的LADN下行數據,仍然會將該LADN下行數據發送給終端設備,就會導致在終端設備移出LADN?SA的情況下,仍然能接收到LADN下行數據。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方法,可以解決終端設備移出LADN?SA的情況下,仍然能接收到LADN下行數據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的實施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無線接入網RAN節點接收來自接入和移動性管理功能AMF節點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終端設備的指定區域相關信息,所述指定區域相關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的指定區域;當所述RAN節點根據所述指定區域相關信息和所述終端設備的第一位置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移出所述指定區域時,所述RAN節點向所述AMF節點或會話管理功能SMF節點發送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終端設備已經移出所述指定區域。
采用該方法,AMF節點可以將終端設備的指定區域相關信息發送給RAN節點,進而當RAN節點確定終端設備移出指定區域時,可以向AMF節點或SMF節點發送第一位置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使得AMF設備或SMF能夠感知終端設備已經移出了指定區域。進而保證了指定業務在指定區域內才能實現。例如,若指定區域為LADN?SA,當RAN節點確定終端設備移出LADN?SA時,通知AMF節點或者SMF設備終端設備已經移出LADN?SA,SMF就可以觸發釋放PDU會話資源的過程,保證了在終端設備移出LADN?SA之后無法收發LADN數據。
在一種可能的設計中,所述指定區域為本地數據網絡的服務區域LADN?SA、位置上報區域或者所述SMF節點的興趣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87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