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浮游植物沉降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98701.0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6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英才;王樹磊;胡圣;唐劍鋒;卓海華;梁建奎;唐濤;張愛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C02F1/00;G01N1/28;G01N1/4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42001 | 代理人: | 李鵬,王敏鋒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游植物 沉降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浮游植物沉降分離裝置。適用于浮游植物定量樣品計數前的前處理環節,包括樣品的沉淀、濃縮及分離。
背景技術
隨著工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大量營養物質和有毒物質的輸入,引起水庫、湖泊的水體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造成藻類大量繁殖,溶解氧耗竭,水質惡化及水生態失衡。目前湖庫富營養化以及藻類水華暴發(Water blooms)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據統計,我國66%的湖泊、水庫都處于富營養化狀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藻類水華暴發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重點湖泊如滇池、太湖、巢湖,長江部分支流、珠江部分江段等水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富營養化問題。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生物量增加及群落結構組成改變,進而引起生態系統失穩,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影響水體景觀功能、使用功能、危害水產品安全及人體健康等等,嚴重威脅著飲水安全,給國民經濟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應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藻類水華事件,適應新時期水資源管理與水生態保護工作需要,水環境及水資源管理部門相繼將藻類監測納入到常規監測范圍中去。如2008年,水利部水文局統一部署開展了藻類試點監測工作,并于2016年1月發布《內陸水域浮游植物檢測技術規程》(Sl733-2016)。環保部也多次舉辦藻類監測培訓班,提高藻類監測能力。在藻類監測中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藻類的濃縮,傳統的該裝置如圖1所示,按照《內陸水域浮游植物檢測技術規程》(Sl733-2016)規定,操作方法為將從野外采集并固定的水樣,在實驗室內倒入沉淀器中靜置沉淀48h后,用虹吸管(直徑2mm左右為宜,插入水面的一端用25號篩絹封蓋)小心緩慢抽掉上清液,虹吸流速不能超過150mL/min,吸至澄清液1/3時,應進一步降低流速。整個虹吸過程不可擾動下層沉淀藻類,一旦擾動,則需要重新靜止沉淀。虹吸后余下20~25mL沉淀物轉入30mL定量瓶中。用少許上清液沖洗容器幾次,沖洗液加到30mL定量瓶中,最后定容至30mL。利用傳統裝置進行浮游植物濃縮分離其虹吸過程及定容過程約需要10分鐘,而且很容易在虹吸時擾動沉淀藻類,需要重新沉淀24小時以上,再者由于虹吸時難以保證每次液面的位置嚴格一致,給后續定容也造成麻煩。傳統的方法耗時耗力,尤其是短期內需要濃縮大量樣品時,效率不高。而本發明研發的裝置則增加了不銹鋼分離隔板,在沉淀時將隔板拉出,藻類48小時沉淀完成后推進隔板,將上清液與沉淀藻類隔離,然后迅速倒去上清液,拉開隔板,將沉淀藻類放入定量瓶,沖洗后定容即可。與傳統的沉淀、濃縮及分離裝置相比,新裝置克服了傳統裝置使用虹吸法去除上清液進行分離所需時間較長、沉淀的浮游植物容易被擾動的缺點,使得分離操作時間減少80%以上。同時,由于采用不銹鋼及高密度亞格力材料制作,使得裝置的耐用性顯著增加,新裝置更加高效、耐用,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浮游植物沉降分離裝置。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浮游植物沉降分離裝置,包括亞格力套管,還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上蓋板和下蓋板,上蓋板上開設有上蓋板孔,上蓋板孔與亞格力套管的底端連接,下蓋板的頂面設置有隔板滑槽,隔板滑槽的槽底與上蓋板孔位置對應的部分開設有下蓋板孔,下蓋板孔與沉淀杯的頂部連接,沉淀杯的底部設置有放水閥,
上蓋板的底面開設有上蓋板環槽,上蓋板環槽內嵌設有上蓋板密封圈,上蓋板孔位于上蓋板環槽的環內,隔板滑槽的槽底上開設有下蓋板環槽,下蓋板環槽內嵌設有下蓋板密封圈,下蓋板孔位于下蓋板環槽的環內,
隔板滑槽內設置有分離隔板,分離隔板與拉桿一端連接,拉桿另一端依次穿過嵌設在上蓋板和下蓋板之間的拉桿密封圈、以及開設在下蓋板上的拉桿穿孔后與手柄連接。
如上所述的上蓋板上開設有第一半圓環槽,下蓋板上開設有第二半圓環槽,第一半圓環槽和第二半圓環槽構成拉桿密封圓環槽,拉桿密封圈嵌設在拉桿密封圓環槽內。
如上所述的拉桿密封圓環槽與拉桿密封圈之間涂設有密封膠。
如上所述的上蓋板的外沿和下蓋板的外沿之間通過蓋板螺絲固定。
如上所述的下蓋板的外沿的頂面設置有外環槽,外環槽內嵌設有外環密封圈,隔板滑槽位于外環密封圈的環內。
如上所述的亞格力套管上設置有刻度。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未經長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87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反沖洗功能的泥漿水處理器
- 下一篇:一種工業污水處理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