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豆乳清蛋白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8223.3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30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汝萃;時玉強;王彩華;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J1/14 | 分類號: | A23J1/14;A23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侯桂麗 |
| 地址: | 2515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豆乳 蛋白 生產工藝 | ||
一種大豆乳清蛋白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向除去不溶性雜質的大豆乳清水添加中性鹽后,調整pH為4.0?5.8;將所得混合液濃縮至8?40%后固液分離得到固相凝乳;將所得固相凝乳水洗后調整pH為4.0?5.8,得到水洗凝乳液,分離得到固相凝乳;加水后根據產品需要調整pH得到蛋白漿,殺菌后干燥得到所述大豆乳清蛋白。本發明的生產工藝降低了大豆分離蛋白及大豆濃縮蛋白的產生的乳清廢水的處理難度,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便于工業化生產,同時制得的大豆乳清蛋白具有良好的酸性水溶解性能和起泡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蛋白的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大豆乳清蛋白的生產工藝,尤其涉及利用大豆分離蛋白及酸法濃縮蛋白生產產生的乳清水生產大豆乳清蛋白的工藝。
背景技術
大豆乳清蛋白為非酸沉蛋白,占大豆蛋白的6-7%,其水溶性極佳,分子量在20000以下,這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齊全,比例較平衡,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的含量,特別是賴氨酸、蛋氨酸均高于酸沉大豆蛋白,因此是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品。
大豆乳清水是在對大豆加工分離蛋白的過程中產生的,在生產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以及生產豆腐等工藝中都可以產生,也可以由熱水浸提脫脂大豆豆粕得到。以前,大豆乳清水一直被視為廢水,通常是直接排放或用傳統生化法處理。隨著對乳清蛋白、低聚糖的功能性和保鍵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大豆乳清水的開發利用。
近年來大豆分離蛋白發展迅速,特別是2015-2016年兩年時間大豆分離蛋白的生產銷售量達到30-50萬噸,每噸大豆分離蛋白產生18-21噸乳清廢水。目前乳清廢水的主要處理手段為厭氧和好氧發酵,需要較大的投入和管理費用,并且不產生經濟價值。提純大豆乳清蛋白能夠更完全利用大豆資源,減少能源浪費,同時解決大豆分離蛋白及酸法濃縮蛋白產生的乳清水問題,零污水排放,對大豆蛋白產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如CN 103113459A公開了一種從大豆乳清水中連續化生產大豆乳清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大豆乳清水調節pH值至5.0~10.0,再采用分離機去除不溶性懸浮物,獲得澄清的大豆乳清水,使大豆乳清水滿足進入超濾膜或納濾膜的要求,保證超濾膜或納濾膜分離系統的正常運行;將所述澄清的大豆乳清水采用超濾膜或納濾膜進行濃縮,獲得膜濃縮液;將所述膜濃縮液加熱至80~155℃進行殺菌,然后噴霧干燥,獲得大豆乳清蛋白粉。
該發明的缺點是:使用超濾或是納濾手段,在經過pH值調整后,處理獲得的清夜,通過控制超濾或是納濾的孔徑,控制蛋白的分離,從而達到濃縮蛋白的目的。清夜中含有的主要成分為無機鹽、低聚糖和小分子乳清蛋白,乳清蛋白的分子量在200-13000道爾頓之間,分子量分布極不均勻,并且乳清蛋白屬于粘性和聚集致密度較高的蛋白,超濾和納濾不能有效的解決蛋白堵住膜孔的問題,造成膜通量迅速降低,濃縮速度慢,效率低,清洗需要大量的堿水和酸水,造成污染,不能根本解決乳清蛋白合理利用的問題。上述方法不適合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
CN 102746375A公開了一種具有抗腫瘤作用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大豆乳清水經絮凝、離心,取上清調pH到4.3-4.5;先用截留分子量為20000-25000Da的超濾膜超濾,取濾出液再用截留分子量6000-8000Da超濾膜超濾,得到大豆乳清蛋白濃縮液;將大豆乳清蛋白濃縮液以2450MHz微波加熱到55-80℃取出,放入60-85℃的恒溫水浴中保溫5min-20min,然后在50℃以下真空干燥,得到大豆乳清蛋白。動物試驗表明,以上大豆乳清蛋白的抗腫瘤功效提高50-80%,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正常人群每天攝入該低變性大豆乳清蛋白30-60g,無不良反映,可以作為抗腫瘤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食品和藥品的原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未經臨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82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取菜籽粕中蛋白質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效大豆蛋白加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