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的面料及其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98163.5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5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關樂;劉虎易;何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1D5/32;D01F8/14;D01F8/12;D01D1/00;D01D5/08;D01D10/02;D01D5/1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劉娟娟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免開纖 自動 復合 纖維 面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帶有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的面料,包括普通纖維(1)和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2),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纖維(1)由聚酯原料制成,所述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2)是由高收縮滌綸(4)和長鏈錦綸原料(3)通過裂瓣型復合紡絲的方式生產制成,且普通纖維(1)和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2)之間相互交織組成面料,所述高收縮滌綸的重量百分比為50%~60%,長鏈錦綸原料為余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其特征在于:高收縮滌綸的重量百分比為52%,長鏈錦綸原料的百分比為4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其特征在于:高收縮滌綸的重量百分比為53.5%,長鏈錦綸原料的百分比為46.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其特征在于:高收縮滌綸的重量百分比為57%,長鏈錦綸原料的百分比為4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其特征在于:高收縮滌綸的重量百分比為60%,長鏈錦綸原料的百分比為4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收縮滌綸的收縮率在30%~70%,長鏈錦綸原料的收縮率在1%~10%。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所述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以用量為50%~60%重量百分比的高收縮切片為第一原料,進入第一物料連續干燥塔,制成含水率<30ppm的高收縮干切片,進入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聚酯熔體,第一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3段加熱區;
S2:以用量為40%~50%重量百分比的長鏈錦綸切片為第二原料,進入第二物料連續干燥塔,制成含水率<30ppm的長鏈錦綸干切片,然后進入第二螺桿擠出機,經過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成為可紡絲的聚酰胺熔體,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3段加熱區;
S3:將聚酯熔體和聚酰胺熔體均運輸到紡絲箱體中,并進一步均勻分配到復合組件中,聚酯熔體、聚酰胺熔體在復合組件中通過組件過濾砂和組件過濾網過濾處理;
S4:噴絲:使用Ф105-36f×2-裂瓣型噴絲板,對過濾處理之后的聚酯熔體和聚酰胺熔體進行噴絲,聚酯熔體和聚酰胺熔體在噴絲板的噴絲孔中有規律地排列成熔體流,經過噴絲孔噴出冷卻成形;
S5:上油:通過油架上的單油嘴對成型之后的熔體進行上油,油架距離噴絲板距離為100~120cm,油劑型號為ZG-1010,油劑濃度為15%~18%;
S6:卷繞:卷繞過程中采用第一熱輥GR1、第二熱輥GR2牽伸定型后進行卷繞,形成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免開纖自動起絨的復合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聚酯熔體的干燥溫度為105~140℃,干燥時間為10~20小時,所述步驟2中,所述聚酰胺熔體的干燥溫度為70~90℃,干燥時間為40~60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免開纖自動起絨的復合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第一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壓過程設有3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70~295℃、270~295℃、272~295℃;所述步驟2中,所述第二螺桿擠出機的熔融擠壓過程設有3段加熱區,各區的加熱溫度為274~295℃、274~295℃、274~295℃。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免開纖自動起絨復合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所述第一熱輥GR1的工作線速度為800~3220m/min,第一熱輥GR1的工作溫度為95~110℃;所述第二熱輥GR2的工作線速度為2050~5300m/min,第二熱輥GR2的工作溫度為120~1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816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