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車輪的流變鍛旋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7859.6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27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邢書明;王金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2 | 分類號: | B22D18/02;B22D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黃曉軍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車輪 流變 生產 方法 | ||
1.一種軌道車輪的流變鍛旋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進行的如下保護澆注步驟、低壓充型步驟、高壓凝固和補縮步驟、余熱旋壓步驟;
在所述保護澆注步驟中,將熔煉合格的軌道車輪鋼液在不與鋼液發生有害化學反應的氣體保護下,經過設定角度范圍的耐火材料流槽澆入模具腔內;所述保護澆注步驟中的耐火材料流槽的設定角度范圍為5~15°,長度1.5~3m,出流口直徑為30~100mm;
在所述低壓充型步驟中,啟動下壓頭產生壓強推動軌道車輪補縮腔內的鋼液充滿整個模具腔;所述模具腔包括車輪腔和補縮腔兩部分,所述車輪腔中踏面直徑、輪緣厚度都留有3~10mm的旋壓變形量和1.5%的收縮余量,所述車輪腔中軸孔芯尺寸留有軸孔加工余量2~10mm;
在所述高壓凝固和補縮步驟中,上壓頭位于模具腔上部的車輪腔內,由油缸帶動所述上壓頭沿車輪腔做上下運動;啟動上壓頭向模具腔內的鋼液加壓,產生設定壓強范圍的高壓,將所述高壓保持設定時間,使軌道車輪鋼在高壓下完成凝固,并補充收縮;其中,所述設定壓強范圍為150~200MPa的高壓,設定保壓時間為3~6min;
在所述余熱旋壓步驟中,將凝固成形的軌道車輪頂出模具腔,通過懸吊裝置將頂出的軌道車輪安裝在旋壓機的芯模上,并對軌道車輪進行余熱旋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充型步驟中的所述下壓頭產生的壓強為5~15MPa,鋼液上升速度5mm/s~50mm/s。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充型步驟中的所述下壓頭位于模具腔底面的補縮腔內,由油缸帶動下壓頭沿補縮腔做上下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785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沖壓型金屬鑄造模具
- 下一篇:一種用于鑄造的升液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