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定海產品中微塑料的前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96619.4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9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周瑛;倪鳳麗;王萍亞;余建平;吳益春;趙巧靈;葉雪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舟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44 | 分類號: | G01N1/44;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定 海產品 塑料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鑒定海產品中微塑料的前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海產品是人們喜愛的食品之一,海鮮在均衡飲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并含有獨特類型的脂肪 - 即ω-3脂肪酸,具有相當的健康益處,然而,像任何其他食物類型一樣,海鮮也可能是有害的污染物的來源,有潛在的危害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海鮮消費的總體效益(按照官方建議)超過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
特別在沿海地區,由于海洋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海洋中的生物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大量的廢舊塑料垃圾在環境中不斷積累,其中許多塑料從不同的途徑進入海洋,大型塑料在海洋環境中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降解作用形成微塑料,或懸浮在海水中,或沉積到海底成為沉積物的組分,這些微塑料可被一系列海洋動物誤食,導致動物食管刺穿和營養不良,微塑料(<5 mm)作為海岸帶地區的新型污染物正越來越受到關注。
微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污染物,在對海產品的研究領域涉及不是很廣,目前對海產品中微塑料的提取尚未有所開發,開發一種高效的前處理方法,能夠對海產品中微塑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鑒定海產品中的微塑料的前處理方法,該方法要求海產品組織分解但對微塑料的性質不發生變化用該消解方法,將貽貝軟組織和脊尾白蝦完全消解后經超聲、潤洗除去微塑料表面的污染物之后用紅外顯微鏡觀察表明微塑料基本無損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鑒定海產品中微塑料的前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 采集海洋資源中的海產品,將海產品或海產品的軟組織放入培養皿中,35-45℃條件下真空干燥3-6h,得到待處理樣本;
步驟B: 將步驟A中得到的樣本從培養皿中取出,并稱取一定質量放入燒杯中,然后在燒杯中加入HClO4和H2O2的酸混合溶液;
步驟C:將步驟B中的燒杯放到45-55℃加熱板上加熱,待燒杯內的樣本狀態發生變化時記錄時間和觀察到的現象,加熱至燒杯內的樣本消解完全;
步驟D:將步驟C中消解完全的樣本冷卻至室溫,然后進行超聲,浮選;
步驟E:將步驟D中浮選出的微塑料顆粒潤洗,自然風干,然后放置到玻璃試管中,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進行檢測,從而鑒定微塑料的結構并確定微塑料種類。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的海產品為海洋中資源較豐富的貽貝類軟組織和甲殼類。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的海產品為花蛤或脊尾白蝦。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中干燥溫度為37℃,干燥時間為4h。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中每1g樣本,加入10mL的酸混合溶液。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中酸混合溶液中HClO4與H2O2的體積比為4:1,混合前HClO4的濃度為70%-72%,H2O2的濃度為30%。
進一步地,所述驟C中加熱板的溫度為50℃。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了海產品中微塑料鑒定的有效的前處理方法;
2.本發明操作簡單、合理,是一種簡便、快速的前處理方法;
3.本發明所需要用到的儀器設備操作簡單且容易觀察;
4.本發明結合實際,為解決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微塑料對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合理有效的手段。
具體實施方式
隨機采集不同時間和商家的花蛤和蝦,花蛤去除外殼取其軟組織,蝦類對其整個進行處理:37℃下真空干燥4小時,稱取相同質量(±0.05g)的組織分別放入50mL燒杯中,每個燒杯中分別放微塑料顆粒,同一組燒杯中加入的微塑料材料相同(用于做平行),不同組燒杯中的微塑料不同,都進行平行操作,對微塑料的前處理體系進行探討研究,一般來說,對于分析研究方法要求越簡單快速越好,所以配比體系最好是單一溶劑或者兩種溶劑體系為佳,否則會比較復雜,處理也就相對麻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舟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舟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66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染廢水智能檢測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節能廣告燈箱的燈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