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衛星定位的列車過分相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6512.X | 申請日: | 2017-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38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顏罡;羅顯光;杜求茂;彭冬良;黃眾;葉鋒;陳建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M3/04 | 分類號: | B60M3/04;B61L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4120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衛星 定位 列車 過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衛星定位的列車過分相方法及裝置,基于過分相裝置,該方法包括:實時獲取列車的衛星定位坐標來確定列車的實際位置;通過查詢預設的線路表獲得分相區的衛星定位坐標;依據分相區的衛星定位坐標計算得到臨界點的衛星定位坐標,當列車到達臨界點的時,控制列車進入過分相狀態;當列車通過分相區后,控制列車退出過分相狀態。相比現有技術中使用預埋磁感應器或無線射頻器的方法,本發明只需要在列車上設置一個過分相裝置,該裝置采用衛星定位的方式來確定電車的實時位置以及電車與臨界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控制列車是否進入過分相狀態,使得采購成本、施工成本、調試成本以及維護成本都有明顯的降低,達到了低成本過分相區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衛星定位的列車過分相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分相區是電氣化鐵路的無電區,通常分相區設置在兩個供出不同相位的電的供電站供電區域的分隔處,目的是防止電車因兩區間電力相位不同而產生相位電位差,導致電車設備受損。電車在經過電氣化鐵路的無電區時需要提前預知無電區位置,當電車到達位于無電區之前的規定距離點(預告點與強迫點)時,控制電車執行相應的工況轉換,使得電車能夠順利的通過無電區。
在現有技術中常見的過分相方法是“地面磁感應器+車載設備控制”方案,該方案為:在規定距離點的軌枕處預埋磁感應器,當電車經過預埋的磁感應器時,車外的感應設備采集信號并控制電車執行相應的工況轉換。其次,國外也有采用無線射頻感應技術定位電車,在規定距離點的接觸網上預設無線射頻器,當電車經過射頻點時,車頂射頻識別裝置感知射頻信號,控制電車執行相應的工況轉換。以上兩種方式都需要在無電區之前的固定點安裝相應的硬件設備,其采購成本、安裝施工成本、調試成本、維護成本都很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低成本的列車過分相方法及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衛星定位的列車過分相方法及裝置,其能夠達到列車低成本過分相區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衛星定位的列車過分相方法,基于所述列車上設置的過分相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實時獲取所述列車的衛星定位坐標;
在所述列車經過上一個分相區之后查詢預設的線路表,獲得當前運行線路上此時距離所述列車最近并且未經過的分相區的衛星定位坐標,依據所述分相區的衛星定位坐標計算得到臨界點衛星定位坐標;
依據所述列車的衛星定位坐標與所述臨界點衛星定位坐標計算得到所述列車與所述臨界點之間的相對距離;
當依據所述相對距離確定所述列車到達所述臨界點時,控制所述列車進入過分相狀態;
當所述列車通過所述分相區之后,控制所述列車退出所述過分相狀態。
優選地,所述實時獲取所述列車的衛星定位坐標的方法具體包括:
判斷能否接收到衛星定位信號;若能接收到所述衛星定位信號,則從所述衛星定位信號中獲取所述列車的實時衛星定位坐標;
若不能接收到所述衛星定位信號,則依據最后獲取的所述列車的實時衛星定位坐標、所述列車的運行速度以及自最后獲取到所述列車的實時衛星定位坐標起至當前時刻之間的列車運行時間計算得到所述列車運行的相對距離;
依據所述列車運行的相對距離以及查詢所述預設的線路表,獲得所述列車的實時衛星定位坐標。
優選地,所述臨界點包括預告點和強迫點,所述預告點與所述當前距離所述列車最近并且未經過的分相區的相對距離大于所述強迫點與所述當前距離所述列車最近并且未經過的分相區的距離,所述列車進入所述過分相狀態的方法具體包括:
當所述列車到達所述預告點時,發送預告信號給所述列車的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列車進入所述過分相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未經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65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