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刺繡繡品的后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91205.2 | 申請日: | 2017-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95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祥;何玲芬;朱宇飛;戴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官順 |
| 主分類號: | D06N3/04 | 分類號: | D06N3/0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嘉興永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侯蘭玉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刺繡 繡品 處理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刺繡繡品的后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繡品置于紫外燈下輻照;(2)取出繡品后,在其正反面均勻涂覆保護劑,形成保護膜;(3)將繡品轉移至煙熏爐內,點燃松枝煙熏處理即可。本發明將繡品用紫外燈輻照,殺滅大部分細菌、霉菌等微生物,然后再繡品的正反面均勻涂覆保護劑,形成保護膜,最后利用松枝煙熏,使得繡品干燥并殺滅殘留的細菌和霉菌等,從本質上改善了繡品的表面性質,對保存環境的要求大大降低,可在普通室內環境中保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刺繡繡品的后處理工藝。屬于刺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刺繡在中國有至少兩三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是通過針線在織物上繡制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比如:服裝、床上用品、臺布、舞臺和藝術品裝飾等。無論是應用于何種領域,均對刺繡繡品的保存壽命有一定要求。
但是刺繡繡品的保存難度很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刺繡繡品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顏色脫落、變色,甚至繡線腐爛,失去保藏價值。特別是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刺繡繡品,倘若不進行特殊保護,往往無法長期保存。
一般的刺繡繡品怕光、怕高溫、怕濕又怕過于干燥,對保存環境要求苛刻,稍有不慎就會受到外界環境的破壞侵蝕,保存難度大,只有從根本上改變刺繡繡品的性質,方可一勞永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刺繡繡品的后處理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刺繡繡品的后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繡品置于紫外燈下輻照20~30分鐘,殺滅大部分細菌、霉菌等微生物;
(2)取出繡品后,在其正反面均勻涂覆保護劑,形成保護膜;所述保護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30~40份,巴西棕櫚蠟乳液20~30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10~18份,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2~15份,聚乙烯醇5~8份,丙二醇丁醚3~4份,珍珠纖維1~2份,水1000份;
(3)將繡品轉移至煙熏爐內,點燃松枝煙熏處理即可,有助于繡品干燥并殺滅殘留的細菌和霉菌等。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步驟(1)中紫外燈的輻照強度為220μW/cm2。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步驟(2)中保護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將水和聚乙烯醇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加熱至80~90℃,待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加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巴西棕櫚蠟乳液、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和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攪拌5~6小時,降溫至40~50℃,繼續加入丙二醇丁醚和珍珠纖維,攪拌2~3小時,即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步驟(2)中的聚乙烯醇,平均聚合度為1700~1800,相對分子質量為74800~79200。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步驟(2)中的涂覆方法是:采用手工刮涂或橡膠滾筒手工滾涂。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步驟(2)中涂覆保護劑后,經加熱固化形成保護膜。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加熱固化的工藝條件是:固化溫度150~160℃,固化時間為5~6分鐘。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所述保護膜的厚度為0.03~0.05mm。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步驟(3)中,煙熏處理時間為1~2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官順,未經鄭官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12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桁架與鋼梁的連接節點
- 下一篇:建筑節能保溫結構一體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