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臨界CO2萃取有籽刺梨油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90116.6 | 申請日: | 2017-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67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阮培均;吉云;鄒濤;張翔宇;陳杰;查欽;周丹;葛發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畢節市中藥產業發展辦公室 |
| 主分類號: | C11B1/04 | 分類號: | C11B1/04;C11B1/10 |
| 代理公司: | 遵義市遵科專利事務所52102 | 代理人: | 劉學詩 |
| 地址: | 551700***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臨界 co2 萃取 刺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提取技術分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臨界CO2萃取有籽刺梨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刺梨又名先果、送春歸,是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是一種具有較高價值的藥食兩用植物。成熟的刺梨含有特殊芳香和豐富的營養物質,刺梨含有揮發油、豐富的維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刺梨黃酮、刺梨多糖及對人體極為有益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酯類等成分。現代醫學表明刺梨中的一些活性成分還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抗動脈粥樣硬化和抗腫瘤防癌抗癌、對抗重金屬毒性等功能。因刺梨不僅營養豐富、食用安全,還具有等多種藥用價值,因此在食品、保健品及藥品開發方面具有廣闊前景。目前,對刺梨的研究和開發顯得尤為必要,關于刺梨揮發性成分的開發研究鮮有報道。
傳統的從植物果實中提取揮發油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氣蒸餾法和有機溶劑提取法等。傳統提取方法工藝復雜、時間長、揮發性成分易破壞、有機溶劑殘留難以避免,嚴重影響油提取的效率和品質。因此采用先進的現代化高科技提取分離手段,高效獲取高品質的揮發油產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有籽刺梨油的方法,實現有籽刺梨油的高效高品質的萃取。
本發明萃取有籽刺梨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以有籽刺梨為原料,干燥,粉粹,過篩。
(2)將粉粹過篩后的原料裝入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灌中,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萃取劑,萃取條件為:萃取壓力15-30MPa;萃取溫度30-45oC;
(3)進行兩級減壓分離,一級分離壓力為9-15MPa,溫度為50oC;二級分離壓力為6 MPa,溫度為40oC,得到有籽刺梨油脂。
(4)刺梨籽油萃取方法的最優工藝的考察:本實驗選取萃取壓力、萃取溫度、分離I壓力和分離I溫度等為變量,分別在三個水平上進行正交實驗,以收率作為評價指標對刺梨籽油的超臨界萃取工藝進行優化。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本發明的超臨界CO2萃取有籽刺梨油的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綠色環保,并且萃取的油品質好。
附圖說明
不同的壓力、溫度數值對萃取收率、酸值的影響曲線圖:
圖1、為萃取壓力對有籽刺梨超臨界萃取收率的影響圖。
圖2、為萃取溫度對有籽刺梨超臨界萃取收率的影響圖。
圖3、為分離I壓力對的有籽刺梨超臨界萃取收率影響圖。
圖4、為 分離釜I溫度對有籽刺梨超臨界萃取收率影響圖。
圖5 、為萃取壓力對油酸值的影響圖。
圖6 、為分離釜I壓力對酸值的影響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有籽刺梨干燥,粉粹,過篩網,將粉粹過篩后的原料裝入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灌中,用超臨界二氧化碳作為萃取劑,對萃取釜,分離釜I,分離釜II進行加熱,分離釜I加熱溫度為50oC,分離釜II加熱溫度為40oC。調節閥門,控制萃取釜和分離釜壓力,使壓力達到預設值時,分離釜I壓力為12MPa,分離釜II壓力為6MPa。關閉氣瓶,開始循環,一定時間后停止萃取,收集物料。在萃取溫度在35-45 oC范圍內,考察了不同的萃取壓力對油收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不同的萃取的溫度下,隨著萃取壓力的變化,油收率的變化趨勢有較大的區別。溫度較低時,萃取壓力對收率的影響相對較小,溫度較高,萃取壓力的收率的影響較為顯著。
實施例2:萃取溫度對油收率的影響
按照實施例1中的實驗步驟,考察了不同的萃取溫度對油收率的影響。本實驗考察了不同萃取壓力(20MPa、25MPa、30MPa)下,萃取溫度對收率的影響。分離條件:分離釜I壓力12MPa,溫度50oC;分離釜II壓力6MPa,溫度40oC。結果如圖2所示,在萃取壓力為15MPa和25MPa條件下,溫度對收率的影響呈現相同的變化趨勢;當萃取壓力為20MPa條件,收率隨溫度的升高呈現出降低后升高,然后又下降的趨勢。
實施例3:分離釜I壓力對油脂收率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畢節市中藥產業發展辦公室,未經畢節市中藥產業發展辦公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901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鴨肥肝油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純植物油及其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