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逆變器內置的無刷直流馬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84147.0 | 申請日: | 2017-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3313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2 |
| 發明(設計)人: | 任縞彬;金相勛;金泰完;樸熙權;鄭敬勛;趙誠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翰昂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2 | 分類號: | H02K5/22;H02K1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魯恭誠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逆變器 內置 直流 馬達 | ||
1.一種逆變器內置的無刷直流(BLDC)馬達,包括:
逆變器殼體,具有結合到馬達的一側、形成為中空的內部以及形成為敞開的另一側,所述逆變器殼體設置有開口部,通過所述開口部,邊緣壁的一部分為敞開,在中空的部分中設置有PCB基板;
蓋,結合到逆變器殼體的敞開的下側,以密封接觸逆變器殼體的表面;
連接器塊,置于由逆變器殼體的所述開口部和蓋形成的空間中,并在寬度方向上設置有電線通孔,以使電線穿過電線通孔被插入;
電線側端子,結合到電線的穿過連接器塊的端部;以及
密封部,形成為結合到連接器塊以封閉連接器塊的長度方向上的兩個表面和連接器塊的高度方向上的兩個表面,并結合到連接器塊的寬度方向上的內側表面和電線的端部,其中,電線的端部從連接器塊的寬度方向上的所述內側表面被引出,
所述密封部形成為在連接器塊的高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的周緣與逆變器殼體和所述蓋的內側表面之間進行密封,并在通過穿過電線通孔而結合的電線與連接器塊之間進行密封,
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
第一密封部,形成為結合到連接器塊以封閉連接器塊的長度方向上的兩個表面和連接器塊的高度方向上的兩個表面,并且第一密封部的長度和寬度等于或大于連接器塊的長度和寬度;
第二密封部,形成為結合到連接器塊的寬度方向上的內側表面和電線的端部,其中,電線的端部從連接器塊的寬度方向上的所述內側表面被引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變器內置的BLDC馬達,其中,所述連接器塊設置有在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突出的凸緣,第一密封部形成為結合到所述凸緣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個側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逆變器內置的BLDC馬達,其中,逆變器殼體具有凹入地形成在逆變器殼體的內側表面上的導向槽,由此連接器塊的凸緣和第一密封部插入并安放在所述導向槽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變器內置的BLDC馬達,其中,連接器塊的組裝部分插入在所述逆變器殼體的設置有開口部的邊緣壁的長度方向上的兩側的端部之間,
結合槽沿著逆變器殼體的邊緣壁形成,連接器塊的組裝部分設置有連接到所述結合槽的密封材料涂覆槽,突起部分沿著所述蓋的邊緣壁形成以使所述突起部分插入到所述結合槽和所述密封材料涂覆槽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變器內置的BLDC馬達,其中,所述密封部通過插入注射或涂覆形成,或者由O型圈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逆變器內置的BLDC馬達,其中,所述結合槽和所述密封材料涂覆槽填充有密封材料,以在所述結合槽和所述突起部分之間以及在所述密封材料涂覆槽和所述突起部分之間進行密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變器內置的BLDC馬達,其中,設置在逆變器殼體中的PCB基板設置有基板側PCB端子,設置在馬達中的定子設置有三相端子,
定子的三相端子穿過逆變器殼體和PCB基板,以使基板側PCB端子和三相端子在彼此表面接觸的同時彼此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翰昂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翰昂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841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小區的電力異常預警的監管系統
- 下一篇:一種帶鋸的升降張緊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