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酰胺酸樹脂、聚酰胺酰亞胺膜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83869.4 | 申請日: | 2017-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222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樸相胤;金賢貞;張太碩;樸真炯 | 申請(專利權)人: | SK新技術株式會社;愛思開高新信息電子材料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G73/10 | 分類號: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王朋飛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酰胺 樹脂 亞胺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聚酰胺酰亞胺膜,其包括:
衍生自包括2,2’-雙(三氟甲基)聯苯胺的芳香族二胺、由脂環族二酐組成的二酐和由間苯二甲酰氯(IPC)和對苯二甲酰氯(TPC)組成的兩種芳香族二酰氯的聚酰胺酰亞胺樹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酰亞胺膜,其中所述脂環族二酐為環丁烷四甲酸二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酰亞胺膜,其中相對于100摩爾的芳香族二胺,所述芳香族二酰氯的含量為40-90摩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酰亞胺膜,其中,使用Nippon Denshoku 300儀器,根據ASTM E313標準在550nm處測得的所述聚酰胺酰亞胺膜的透光率為88%以上,根據ASTME313標準測得的黃度指數為3.0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酰亞胺膜,其中,使用由Instron制造的UTM 3365在延伸率為25mm/min的條件下測得的所述聚酰胺酰亞胺膜的模量為5.0GPa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酰亞胺膜,其中,基于45-55μm的厚度,使用NipponDenshoku 300儀器,根據ASTM E313標準在550nm處測得的所述聚酰胺酰亞胺膜的透光率為88%以上,根據ASTM E313標準測得的黃度指數為3.0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酰亞胺膜,其中,使用由Instron制造的UTM 3365在延伸率為25mm/min的條件下在厚度為45-55μm、長度為50mm以及寬度為10mm的試樣上測得的所述聚酰胺酰亞胺膜的模量為5.0GPa以上。
8.制備聚酰胺酰亞胺膜的方法,其包括:
(a)通過將含有2,2’-雙(三氟甲基)聯苯胺的芳香族二胺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然后加入由脂環族二酐組成的二酐和由間苯二甲酰氯(IPC)和對苯二甲酰氯(TPC)組成的兩種芳香族二酰氯并進行反應來制備聚酰胺酸溶液,
(b)通過聚酰胺酸溶液的亞胺化制備聚酰胺酰亞胺樹脂,以及
(c)施用聚酰胺酰亞胺溶液,在所述溶液中聚酰胺酰亞胺樹脂溶解在有機溶劑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環族二酐為環丁烷四甲酸二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所述聚酰胺酸溶液進一步包括選自亞胺化催化劑和脫水劑中的任一種或兩種以上。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a)中的聚酰胺酸溶液的固體含量為3-20wt%。
12.聚酰胺酸樹脂,其衍生自包括2,2’-雙(三氟甲基)聯苯胺的芳香族二胺、由脂環族二酐組成的二酐和由間苯二甲酰氯(IPC)和對苯二甲酰氯(TPC)組成的兩種芳香族二酰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K新技術株式會社;愛思開高新信息電子材料株式會社,未經SK新技術株式會社;愛思開高新信息電子材料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8386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