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83753.0 | 申請日: | 2017-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3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何亮;陳一鳴;季穎琪;麥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G11/24 | 分類號: | H01G11/24;H01G11/36;H01G11/84;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張惠玲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石墨 納米 凝膠 微型 超級 電容器 制作方法 | ||
1.一種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光刻套刻和剝離浮脫工藝制作一種底部有金叉指的SU-8模具,然后將配置好的氧化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的混合液注入到模具中,經過冷凍干燥并退火還原,即得產品;
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底部有金叉指的SU-8模具的制作:
1)用異丙醇、丙酮、乙醇、氧氣等離子體、去離子水分別清洗硅基板;
2)將清洗后的硅基板拋光面,采用PR1-9000A光刻膠進行旋涂布膠,勻膠轉速為4000rpm,形成的膠膜厚度為5-7μm;
3)對已布膠的硅基板在烘箱中于100℃下烘烤15min;
4)將步驟3)的樣品在曝光劑量為750mJ cm-2的條件下進行光刻,得到所需圖案;
5)將步驟4)中帶光刻圖案的樣品按順序浸入到RD6顯影液,1號去離子水和2號去離子水中,依次進行首次顯影和潤洗,得到初級模具;
6)將步驟5)中的初級模具吹干,并采用剝離浮脫工藝制作金的厚度為100nm的金叉指集流體;
7)對步驟6)處理后的初級模具進行二次清洗;
8)使用SU-8 50光刻膠對步驟7)中制得的模具進行表面旋涂布膠;
9)對步驟8)中已布膠的模具進行烘干:在烘箱中于65℃下烘烤10min,再于95℃下烘烤30min;
10)對步驟9)中已烘干的模具在曝光劑量為750mJ cm-2的條件下進行紫外光刻,并在顯微鏡下進行套刻;
11)對步驟10)所得的帶有光刻膠圖案的模具再次進行烘干:在烘箱中于65℃下烘烤1min,95℃下烘烤10min;
12)將步驟11)已烘干的帶有光刻膠圖案的模具按順序浸入到SU-8顯影液、1號異丙醇溶液和2號異丙醇溶液中,進行二次顯影和潤洗;
13)將步驟12)中已顯影和潤洗的模具吹干后得到底部有金叉指的SU-8模具;
2、微型超級電容器的制作:
14)將氧化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按比例混合后,在室溫下攪拌1-24h,得到石墨烯/碳納米管混合溶液;
15)利用氧氣等離子體在150-200W功率下處理底部有金叉指的SU-8模具,處理時間為10-20min;
16)將步驟14)的石墨烯/碳納米管混合溶液注入到經步驟15)處理的底部有金叉指的SU-8模具中;
17)待混合溶液中水分揮發后,對步驟16)中的樣品進行冷凍干燥處理,得到氣凝膠叉指結構;
18)對步驟17)所得的氣凝膠叉指結構進行退火還原處理,制得已還原的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微型超級電容器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板為帶氧化層且單面拋光的、規格為1cm×1.5cm的硅基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硅基板的具體步驟為:異丙醇超聲清洗1次,時間為15min;乙醇超聲清洗2次,每次1min;丙酮超聲清洗2次,每次1min;去離子水超聲清洗2次,每次1min;氧氣等離子體處理1次,時間為5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顯影和潤洗的時間為:RD6顯影液中1min,1號去離子水中30s,2號去離子水中30s。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清洗的具體步驟為:異丙醇中清洗1次,時間為5min;丙酮清洗1次,時間為1min;乙醇中清洗1次,時間為1min;去離子水中清洗2次,每次1min;氧氣等離子體處理1次,時間為5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碳納米管氣凝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旋涂布膠的勻膠速度為1000rpm,旋涂布膠所形成的膠膜厚度為90-11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8375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